唐代何以成为诗歌发展的顶峰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些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在今天仍然是后世诵读的经典。一首诗在一个印刷术普及之前的世界里诞生,此后基于手写抄本和口头表演等方式,穿越时代的风沙一步步向我们走来。而每一首诗都因其抄写者和吟诵者的差异而变得“独一无二”,经历“记忆”的影响、“口语性”的打磨,成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模样。

这些“唐诗”原貌如何,又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古代诗歌何以在唐朝走向繁荣?唐代诗歌的流通如何深刻地镶嵌在社会变迁之中?

以下是《有诗自唐来》译者、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学系博士、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助理教授冯乃希在澎湃问吧与读者的问答。

神的鱼儿:冯老师,为什么从小到大,我们都要让孩子坚持读唐诗?在现代社会,古诗词除了优美还有别的意义吗?

冯乃希:

我认为,古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其意义不只是能给我们带来审美上的体验。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空间里,充满了未经打磨的、冗余甚至是过于粗浅的语汇表达,长此以往会影响孩子们的读写能力和审美趣味。重回文学经典的意义,首先是冲击流行文化中潜在的庸俗化倾向,平衡“短平快”刺激性娱乐方式带来的问题。唐诗有其凝练的语言表达,对孩子来说是很好的语言训练,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其“信达雅”的语言能力。唐诗还展示了许多富有深意的意象和场景,如山川的壮美、边塞生活的艰苦、久别重逢的喜悦,这些体验和情绪值得我们反复琢磨,从中找到自然和人生的力量。我还认为,读唐诗不应该是机械的死记硬背,应该与现实生活的场景结合起来。比如春天带孩子去看柳树,自然就可以教他“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孩子在念诵的过程里,不仅学习了语言,还可以观察柳叶的样貌,也可以想象春风的形态。这是一种综合而愉快的学习体验。

清溪流月(何方):能和唐宋诗词相媲美的现代文字有哪些。唐诗宋词对于现代有和没有,有区别吗?

冯乃希:

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文学经典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旧十分重要。首先,诗歌能够给我们精炼、优美、意味深长的语言体验,这恰恰是网络流行语所欠缺的,也是现在我们急需重拾的。其次,文学经典中描绘自然的壮丽或人世的百态,往往能给我们贯通古今的情感力量,让人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抒发情志。另外,文学经典也是我们民族的自信心的来源,学习经典是了解自身历史和文化的过程。

小刺猬志刚:请问老师,唐诗在当时是口语化的唱曲吗?唐代有没有像李清照一样出名的女诗人?

冯乃希:

在唐代,诗歌的功能十分多元,很多诗具有极强的口语性,能够用于演唱。梨园乐师和长安城的乐伎也常常向有名的诗人求诗来演,请参考我之前的回复。当然,唐代的诗歌经历了一个明显的格律化的过程,越发成为一种彰显文人身份的技能,逐渐成为更纯的文字艺术,有些就与表演渐渐脱勾了。

澎湃网友zi6F73:冯老师您好,考试中写作文生癖字容易得高分,生癖字代表高雅吗?通俗就一定世俗吗?

冯乃希:

您好。我认为文字本身是中立的,生僻字与是否高雅没有直接关系,通俗的文字和文学也一定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庸俗。使用生僻字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人知识面较广,但使用常见字不意味着一个人学识不够。由常见字组成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振聋发聩。请看鲁迅先生的《呐喊》,极少生僻字,但每篇文章都直击痛处,令人叫绝。再看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全是常见字,但有十足的画意与诗情,极优美动人。晚明以来,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日渐发达,冯梦龙《山歌》收了许多时调小曲,很通俗,但别有文学趣味。综上,雅俗绝无严格界限,生硬的“掉书袋”不一定雅,用直白的口语不一定俗。

雷陆陆陆:冯老师,您的《玉山丹池》为何将富春江译为富阳江?

冯乃希:

谢谢您的仔细阅读。富春江在当时又名富阳江,作者原文里用的是富阳。为了尊重原意,当时也跟编辑老师们讨论了一下,就决定沿用“富阳”之称了。

澎湃网友NV3Ezi:为什么唐代的古诗高度繁荣,而词却很少有人提及?

冯乃希:

与唐代诗歌相比,词显得不是那么有名,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们今天对古代文学的理解深受“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种说法的影响,“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已经成为一种“常识性”的思路,仿佛宋以前的词都不好、仿佛明清以前就没有小说,显然这是有误导性的。这种思路是传统文学史叙述带来的,我们应该对此保持反思。其次,与诗歌相比,唐代的词创作一般局限于比较私人的宴饮娱乐场合,大约是从中晚唐才逐渐流行的。现存唐代词的数量也相对有限,大家熟悉的有温庭筠和韦庄的作品。唐代词被整理成词集是更晚的事情,到五代时期才有了著名的《花间词》。相较之下,唐代诗歌的创作规模更大,唐诗集从唐代就已经产生了,它看上去更加繁荣。最后,学者通常把唐、五代的词放在一起来研究,分析它们与乐府诗、格律诗的关系,也分析它们对宋代词作的影响。唐代词在学术界是得到高度重视的,只能说它在普通读者那里不如唐诗那么有名气。

改个名字还挺难的:请问老师,外国人怎么理解唐诗?翻译能够翻出其中的韵味和格律吗?

冯乃希:

海外汉学家中有很多优秀的唐诗专家,哈佛大学荣休教授宇文所安(StephenOwen)就是其中之一。跨语言、跨文化的视野往往能让他们有机会看到新的问题,也能在阐释唐诗的文学艺术价值上别具一格。唐诗的外文翻译也有很长的历史,好的翻译试图再现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尽可能地重现您所提到的“韵味”。但由于语言的不同,格律是无法完全复制再现的。我认为,用另一种语言说明一首唐诗的内容并不难,但完全“信达雅”地再现,是很困难的。这不仅是唐诗面临的问题,是所有语言的诗歌都面临的难题。

樱桃老爸Q:冯老师,您对于《春江花月夜》是孤篇盖全唐这种说法有什么评价?《春江花月夜》的艺术水平到底怎么样?

冯乃希:

根据学者的研究,《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没有出现在现存的唐人选唐诗集中,也就是说,在唐代它可能并不是那么有名或有代表性。它最早进入诗集,应该是在北宋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中。明代的诗评家开始渐渐重视这首诗。比如竟陵派诗人谭元春认为它字字写得有情。“孤篇盖全唐”的这个说法是晚清民国时期逐渐流行起来的。王闿运提出“孤篇横绝”的说法,闻一多进一步赞扬它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我们要注意到,这是一个地位不断拔高的过程,而且不同时代评论家对《春江花月夜》的评析必然与自己身处的时代的思潮和审美趣味等文化现象密切相关。张若虚目前所存诗歌极少,《春江花月夜》是很珍贵的存世之作。就我个人而言,这首诗写得非常优美,也蕴含一种哲学式的沉思。

西瓜可乐味:请问老师,李商隐这么多无题唐诗,是因为想不出名字吗?还是名字在流传中丢失了?

冯乃希:

唐代诗歌题目的功能与我们今天文学作品题目的功能略有不同,它不只是点名文章主旨,更是介绍作品生成的背景。唐代常见的诗题是比较长的,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但在后世的流传中,这些诗题也被后来的编者进行改造,如《江上赠李龟年》就改成了《相思》(红豆生南国),变得更加易于识记。李商隐的情况是很特殊的,他的无题诗是诗歌研究者的重点讨论对象,当然也引发了很多的争议,目前都还没有定论。一般来说,李商隐无题诗指的是创作时没有被赋予标题的。这些诗歌内容大多凄美迷朦,里面绝少社交和唱和的痕迹,更像是一个人的内心独白,或表达爱情的缠绵惆怅,或寄托个人的情志。我想也许是因为唐代盛行的标题方式不适用于李商隐这类作品的创作,所以他选择了“无题”。这当然不是说李商隐想不出名字,他还有很多作品是有题目的。

锦瑟丝弦:冯老师,请问唐诗如何将意境与情思这么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

冯乃希:

我们今天之所以能感到唐诗在文学意境和情感表达上有如此高的成就,是因为我们现在熟悉的“唐诗”是经过千余年精挑细选出的经典。如果你翻开《全唐诗》就会发现,实际上,唐代有大量的诗歌不是那么精致的。烂诗、糙诗都存在,只不过它们很少出现在一般读者的视野中了。我们平常阅读的,尤其是给孩子们背诵的那些,可以说是精华中的精华了,当然能做到情思和意境的完美融合。

玫瑰色的你:李白在世时就很受当时帝王的赏识吗?想做政治家的李白为啥最后就成为了个诗人?

冯乃希:

在唐代,大部分诗人都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那种职业作家。他们有多重身份,主要是读书求仕,然后在朝为官。唐代几乎没有人为了稿酬而写诗,他们的诗歌创作大多具有社交功能,比如与朋友交流,当然也包括向位高权重者自荐。李白的诗歌应该在当时是很受统治精英欢迎的,不过他的仕途并不理想。我认为,不能说他仕途受阻然后转向诗人角色,这种情况更像是明代以降的文人的选择,那时已经出现了职业作家这条谋生之路。不过,李白仕途不顺的确激发了他的忧愤之情,让他写出了大量精彩的作品。

跳舞的梵谷:请问唐朝靠写诗出名的人,是否就像现代的明星、网红一样?会有粉丝去追他们求诗吗?

冯乃希:

很多唐代诗人在他们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很出名了,比如刘禹锡、白居易等。他们的确有很多热情的读者,会有人想方设法拿到他们新作的诗歌,进行传抄或传唱。这些粉丝中,最有意思的可能要算秦楼楚馆的歌姬和宫内的梨园乐师,他们也会积极地传唱诗人的新诗,这些作品会在无形中为他们的表演增色,也相应地会提高他们的名声。

一起出海吧:冯老师请教您,唐诗为什么限于三百首?如果从中选的话哪首最佳?哪些又属于浑水摸鱼式入选?

冯乃希:

现存的唐诗数量众多,编纂于清代的《全唐诗》就收录了约四万首唐代的诗歌,所以说,唐诗绝不限于三百首。“三百首”的印象应该来源于《唐诗三百首》这部选集,它是清初文人孙洙编纂的唐诗选集,摘选了他认为最经典的三百余首唐诗。之所以选择“三百”这个数字,则可能源自孔子删改《诗经》成三百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本选集直到今天都十分流行。唐诗中的佳作很多,每个读者心中都有自己的第一,没有绝对的标准。

一客行:冯老师,唐代的文人在什么时候写诗?为什么很多标题都是送某某去那里?

冯乃希:

唐代文人写诗的场合非常多,其中社交性质的场合占主体,比如路上偶遇、聚会宴饮等。您的观察很准确,送别是一个很重要的场合,很多诗人在这个情景里感触良多,对友人依依不舍,所以专门作诗相赠。

澎湃网友NV3Ezi:有个问题一直不太理解,我们现在对古诗词进行解读,包括中小学教材上甚至还把各种意象固定化了,那么这样解读的内容究竟是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或者说我们品读古诗词的时候应该如何品读?

冯乃希:

我们现在对一首古诗词的理解是受到多重因素影响的。作品本身的字面意思,由于古今生活经验和方式的差异,就容易发生变化。同时,历代点评家、编者的解读,在作品流传过程中可能产生重要影响,这也会塑造我们今天的理解。您提到的意象固定化的情况,往往是作品经典化之后出现的问题。也许最初一篇诗词可以有很多种解读方法,它可以是咏物、猜谜,也可同时表达爱情或闺怨。但这种多元又流动的意义会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变得固定,被纳入某种特定的解释当中。我认为,品读古诗词应当回到文本本身,从字词构建的情景、图像甚至声音本身入手,体会诗歌的内容和美学特性。

子非鱼啊:请问唐代写诗的人是否都是文人书生,或者达官贵胄,只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圈子?远没有成为一项大众化的活动?

冯乃希:

现存的唐代诗歌的作者身份多种多样,其中主要是意图科举进仕的书生,但也有僧道、女性等。诗歌创作在文人之间变得流行,这与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密切相关;写诗、传诗、诵诗成为社交活动的一部分。唐代的识字率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显然与现代社会的识字率是不能比的。可以说,唐代的诗歌创作较以前有了更大地普及,但仍不是现代社会那样人人都参与的活动。

温一壶月光下酒.:有人说现在我们所学习的唐诗,大部分是经过后人删改的,是真的吗?

冯乃希:

我们现在看到的唐诗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流传过程,在这样的过程里,诗歌文本发生改变是很常见的事情。在印刷术普及之前,唐代诗歌的流传主要依靠手抄和口头传播,这些复制方式充满不稳定性,很容易使文本发生变动。这种变动在唐代,甚至在作者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了,到后世更是持续不断的。以韦庄《秦妇吟》为例,敦煌卷子中就有很多份抄本,每份之间都有些许差异。具体的讨论,可以参考《有诗自唐来》,书中有很详细的解析。

长毛兔蓝蓝:为什么唐代格律诗如此注重韵律?

冯乃希:

实际上古代诗歌都有对韵律的重视,只不过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方式。比如《诗经》中大量出现的叠词(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楚辞》中以“兮”来连缀句子(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创造韵律的不同方式。到了唐代,诗句韵律规则变得更加明确,被普遍应用到五言和七言诗的创作中,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格律诗”这种诗体。格律诗,又叫“近体诗”,这里的“近体”是相对于唐代人的“近”,是对应汉魏六朝“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还可以再细分成律诗、绝句等形式。与其说唐代格律诗注重韵律,不妨说,正是因为唐代诗歌注重韵律,它们才获得了“格律诗”这一名称。

墨多客:现在人们为什么不喜欢琢磨诗歌了?那些年我还听说过汪国真…高考作文写首诗能给高分么?诗歌不是传达信息更精炼有韵味么?如果诗的高峰在过去,现在“梨花体”“撒尿体”…未来,诗路在何方?求教。

冯乃希:

您好,我也认为古诗传达信息更精炼、更有韵味,其表达情绪和志向的方式更为典雅。现在人们对诗歌的兴趣有所降低,这有很复杂的原因。读诗需要静下来慢慢揣摩字句,反复思索。也许是我们现在有了更多的娱乐途径,能在更短时间内获得满足感,所以就不太会花更多时间来阅读文学作品了。我们现在很少有人是手不释卷的状态,大部分都是“手不离手机”。分给经典阅读的时间在不断压缩,在制造噱头、追求标题醒目的大众媒体文字环境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相应出现了问题,这的确是令人担忧的。

马孔多的居民:冯博士您好,我的困惑是唐朝为什么每次划分都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呢,有没有其他的比较创新的划分标准?

冯乃希:

您提到的“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这种划分方式有其学理上的依据。唐代历史因为若干重要历史事件而被分成这几个阶段,各阶段有其相对独特的政治、社会、文化状况。这种划分是为了方便学术上的讨论,有“约定俗成”的意思。放在唐代诗歌的语境里,这些阶段往往象征着不同的诗歌文化,比如初唐诗是格律诗的发展阶段;盛唐诗从体裁到类型都十分多元,还产生了杜甫、李白这样的巨擘,等等。当然这种划分也不是绝对,实际上每个阶段都彼此紧密相关。具体使用哪种时代划分标准,是根据要讨论的话题而定的。其他的划分方法还有按帝王年号、按公历“世纪”纪年等,这些在学术研究中也是很常见的。

澎湃网友niIrqe:古时候没有网,一首诗被写出来之后怎样被同好知道,又怎么流传到百姓圈子里?会不会再好的作品也传不出几里?谢谢。

冯乃希:

古代的作品当然是可以广泛流传的,否则我们今天就很难看到这么多文学经典了。具体而言,在印刷术普及之前的时代,诗歌的创作和传播既靠纸笔,也靠口耳。它并不是我们今天设想的由诗人“写下”某个确定的文本然后对其进行复制,而是在传抄、唱和、表演的过程里逐渐流传开的。在唐代,诗歌可以题写在寺庙的墙壁上、山间的石头上,也可以由孩童、歌女来传唱。读书人可以借朋友的诗集来传抄,寺庙中也常有抄诗的活动。俗话说的“一传十,十传百”,就可以用来形容古代诗歌的传播过程。《有诗自唐来》这本书正是详细地解释了唐代诗歌是如何流传的,有兴趣的话可以阅读。

MagicWaltz:冯老师您好,有一种说法是,唐诗宋词最早的时候是唱出来的,因此很多韵律跟今天也不一样。请问确实如此吗?

冯乃希:

您好。中国古代的诗歌与音乐的关系非常密切。比如,《诗经》就是基于当时的民歌修订而来的;汉乐府诗也大多有特定的曲调,可以表演和吟唱。我们今天在宋词中见到的词牌(如“如梦令”)和元明曲牌(如“天净沙”),都有固定的格律要求,这也意味着它们曾经是可以辅以音乐的,是可以唱出来的。诗词可以吟唱,这个说法是没错的,但这并不是唐诗中部分字韵与今日不同的原因。我们今天的汉语发音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已经跟唐代的时候产生了差别,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语言学问题。简单地来说,唐代的发音比现在的普通话更复杂,音调更多(比如唐代有但现代普通话已没有的入声,);有学者说,它更接近今天的粤语或客家话。这种语言特性的变化,使部分诗句在普通话的发音下显得不那么上韵了。

THE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1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