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万劫,静可修身静到极致的人,都是
01
儒家有这么一个观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跟《一代宗师》中的“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有着相似之处。人,唯有做好自己,才能成就更大的事业,收获非凡。
怎样才能做到“修身”,怎样才能做到“见自己”呢?一切,都需要从“修心”做起。
做人,就该修养自己的心性,再提高自己的品德涵养,进而达到更高的境界。而修养心性的关键,便是要做到“静”。
你能有多“静”,那你就能拥有多少福气。
这世上有太多的人,急躁不堪,总喜欢一步登天,或者一夜成名。如此,他们又怎能修身养性,拥有智慧,成就一番事业呢?
我们看看职场的老江湖就知道了,他们做事滴水不漏,日常的时候特别平静,根本不会受到一般情绪的影响。像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不会成事儿呢?
要想知道一个人成不成熟,我们只需要看他懂不懂得“静”就知道了。
真正能够“静”到极致,甚至做到“以静制动”的人,往往不是一般人,终究会一生顺遂,安稳到老。
02
有一种成熟,名为“静”。
在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都想成为老板,不想成为员工,但他们却不知道自己和老板有什么差距。如此,就造成了人们的盲目自信。
比如说面对一件大事,或者面临市场的变化时,相信普通人的内心会特别忐忑,一直不安,甚至会大发脾气。而当老板的人呢?依旧面若春风,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
这就是苏洵在《心术》中谈到的,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成大事的人,一般可以让心平静下来,无论遇到什么事儿,都坦然应对,镇定自若,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情绪变化。这个时候,他们自然可以想到好的对策,轻松制敌。
员工和老板的差距,不仅在于能力,更在于人之心性。
同样的道理,拿一个年轻人跟中年人进行对比。为什么中年人做事比较踏实,年轻人做事比较浮夸呢?
因为一个“静”字。成熟之人会思前顾后,也会结合现实来做事,就像水流一样,细水流长,循序渐进,不会太急。反之,较为不成熟的年轻人做事,总想着一步登天。这,就是差距所在。
所以说,一个人是否成熟,看他能否“静”下来就知道了。
03
静,会让你摆脱内耗,更有效率。
近年来,有这么一个名词——内耗。
自我有情绪内耗,职场有职场内耗,社会有社会内耗,内卷有内卷内耗。面对内耗以及生活的诸多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那就是“平静应对”。
一个差不多高考的学生,他的内心戏特别足,而且个人的压力也很大。这个时候,他自然会胡思乱想,甚至出现心理抑郁的情况。
一个忙着升职加薪的职员,他总希望明天就能升职加薪,给自己过高的期望。这个时候,他希望越大,失望就会越大,会影响他未来工作的心态以及效率。
如此,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会胡思乱想,为什么我们会被成败影响心态呢?
一句话,因为我们都太着急成功了,都觉得尽快上岸尽快发财比较好。就是这样的心态,会害死很多人。
学生内心不够平静,那他的心态就不会太好,读书的效率也会很低。职员的内心不够平静,那他就容易被挫折击垮,没有迎接成功的机会。
有些时候,过快,并非是好事,而是低效率的开始。人生就像长跑,他平静地缓缓前进,他一下子跑得很快。如此,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呢?结果可想而知。
04
静,是一个人眼界的体现。
有道是“争长久而不争一时。”
你在今天胜过别人,但惹来了一大堆的仇人,那你终究会得不偿失。你选择闷声发财,静水流深,那你将稳中图进,减少不必要的矛盾。
现代人特别喜欢争一时,这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整体环境的问题。人,还是要有长远一点的眼光比较好。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求一下子做大做强,绝对不会长久,就像秦朝以及隋朝,都是二世而亡。如此,做人兴起得太快,并非是好事。
所谓“物极必反”。我们所能做到的,应该是保持平静的内心,然后一步一个脚印,不求快,也不求急,而是步步为营,以稳为主。
烟花再绚烂,也是一阵子的事儿。水流再平静,却是千万年的问题。这,就是差距所在。
诸葛武侯认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人不该成为烟花,毫无眼界。而该成为碧波大海,奔流不息,而又平静如镜,永远在前进,永远不被人发现。如此,他将化不争为必争,在未来的某一刻成就不凡。
文/舒山有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6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