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的白和鹿,其真正代表的
郑万鹏:《白鹿原》在深层意义上重构了民族精神。它继《四世同堂》给民族主义以最高褒扬,《白鹿原》问世使民族文学在更高意义上崛起。
大家都知道《四世同堂》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关于家族和民族文化描写的最出色的作品之一,根据原文拍摄的影视作品更是轰动一时,不过当时的红尘君还在牙牙学语的阶段,只是有个大概印象而已,想必如今九零甚至零零后的小朋友们更是对其一无所知了。
不过没关系,近代我们又有了一部风格相近,水平也相当的优秀作品给我们来解读赏析,它就是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
这部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其厚度和深度,都远非那些只是“浅尝辄止”的作品可比,它是作者在我们国家那一段时期的沉重历史的长河中,“埋头拼命的挖掘和探索,然后思索后得到的结果”。
不过,也正是由于这部作品底蕴太深太厚了,不知多少名家学者都竞相长篇大论的分析,红尘君才疏学浅,一篇几千字的文章哪敢说全面解读?所以只敢从一个很小的点切入来看一下,就像是牛顿老师曾说过的,“在绚烂璀璨的海滩上只捡一个普通的贝壳。”
当然了,高居世界名人排行榜第二的“牛老师”只是谦虚,而红尘君则是心虚,毕竟我和陈老师的水平天差地别,只能说是无知者无畏,大着胆子来分析一下这部作品的一个小侧面。
而我们这次要讨论的话题就是——白鹿原中,这“白”和“鹿”背后所代表的含义。
白鹿原的由来
其实关于鹿的描述,在远在上古时代前就有了,这种温驯可爱的小精灵,一向是作为百姓们对于太平盛世的向往和憧憬:
《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鹿在呦呦的叫,吃着野地里的艾篙,我有宾客而来,弹瑟吹笙迎接——多么美好的一幅画面。
而白鹿原中也描述过这样一只神奇的白鹿——它或许存在,或许不存在,其实这并非很重要,它背后代表的是当地蒙受了无数苦难的百姓们对于“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身体健康”等的美好期望。
正因为如此,为了让族人们占尽“白鹿”所显示的所有的幸福和吉祥,当时的老族长决定老大的那条枝蔓的人统归姓白,老二的子孙则归鹿姓;且白鹿两姓合祭同一个祠堂,从而把同根同种的血缘一直维系下去——这就是白鹿原中白家和鹿家的由来。
因此这看上去不同姓的两家,其实都是一个老祖宗,所以白鹿原也和当时中国的许多村庄一样,全村都是一个姓氏,都是一根血脉,这才是乡村宗族制度得以实施的根本和基础。
不过当时的族长和家族会议也同时规定,“族长由长门白姓的子孙承袭下传,仿效宫廷里皇帝传位的铁的法则,属天经地义不容置疑。”,因此族长一直都是有“嫡长子”白家的人来承担,一直到了这一代的白嘉轩。
但是在这个复杂多变的年代之中,以鹿子霖为代表的鹿家的人终于不甘心再做“顺民”了,他们在暗中冷冷的观察着,就像是一条准备捕食的恶犬一样,静待时机。
而他们要的不是土地和银钱,而是代表了白鹿原最高的统治权——族长之位。
就从这一刻开始,“白鹿原”再也不是一个整体,“白”和“鹿”这代表了不同精神,不同道德,不同生存法则的两个族群,终于在各自首领的带领下,开始正面冲突。
“白”——白嘉轩的“仁义礼智”的君子
白家的首领自然是白嘉轩,而他所代表的精神则是他们家族多年流传和奉行的“耕读传家,仁义待人”儒教文化。
当然了,这种文化中负面的一面——冷酷无情,等级森严,不容抗拒的“父权”思想,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举例。
白嘉轩其实是一个很称职的族长,他把照顾好白鹿原这几百户千把人的生活看的比什么都重要,更把这村子的和平和稳定作为自己最大的责任。
所以他几乎村里每件事都亲历亲为,而且办了许多重要的事情,创办白鹿原学堂——让下一代有书可读,将来能有机会考取功名;修建白鹿村祠堂——这在那个年代更是代表了对祖宗的尊重和家族的体面,乃是一等一的大事。
他立了新的乡村规约,让全村人都背诵——好让大家明理守规矩,减少乱七八糟的矛盾和冲突;他扶危救困——哪怕是曾经骗过他的李寡妇,他都毫无生气和怨言,甚至还特意多周济了他几斗米,希望她日子能过得好些。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可以说白嘉轩绝对是一个非常称职甚至是杰出的族长,在他的带领下,所有村民(除了鹿子霖)都对他非常敬服,白鹿村也越来越好,获得了“仁义白鹿村”的美名。
当然,如果有人敢于违背“父权”和“宗族规矩”的时候,白嘉轩也是毫不留情,瞬间化身成为严厉冷酷甚至有些无情的“封建家长”,比如“妖女”田小娥,比如逆子白孝文,比如不听安排的女儿白灵,他都会毫不留情的惩罚甚至是驱逐。
因为在白嘉轩心目中,“长幼有别,尊卑有序”的这个家庭和宗族的铁的准则是绝对不允许触犯的。
谁敢挑战,那就是他这个族长的死敌,哪怕是自己的血亲,他也绝对会“大义灭亲”。
这正是典型的封建家长和官僚的风格,不要说区区白嘉轩了,历史的那些著名的清官比如包拯,比如海瑞,比如曾国藩,皆是如此。
“鹿”——鹿子霖的“虚伪贪婪”的小人
如果说白嘉轩代表的是封建制度下“父权”和“宗族”的君子形象的话,那鹿子霖代表的,则是“不仁不义,自私虚伪,善于钻营,官迷心窍”的小人。
他想要和白嘉轩争夺族长之位,但又不肯从正途上下功夫,而只是走一些“歪门邪道”。
比如他主动去做“总乡约”,而化身为反动政权的走狗,出卖了全村人的利益,天天计较自己的个人得失和利益,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力,还不停的跪舔田福贤。
为了自己的欲望欺负落魄的女人田小娥,陷害白嘉轩的儿子白孝文,让他身败名裂,深入泥潭,而他这时候又假仁假义的带着人跑去替他却在白嘉轩面前求情。。。
他就像是一只埋伏在暗中的野狗一样,不敢正面挑战,只是暗中捣乱和搞鬼,所以冷先生曾经一语指出过他的本性——“你要能像有白嘉轩一样的好性子就好了!”
可以说,鹿子霖是个标准的小人,不否认他也有相当的才能,但却很少用在正道之上,这样的人在乡间即为奸党,在朝堂即为奸臣。
红尘君说
综上而述,白鹿村的这一场“白”“鹿”之争,说穿了就是白嘉轩和鹿子霖这两个人的争斗,而背后则是代表了封建社会传统观念下的“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对抗。
最终,在长达三代人的无数回合的明争暗斗之后,鹿子霖为首的鹿家还是败了下来,他临死之前也不得不哀叹——“姓鹿的还是斗不过姓白的啊。”
只不过他还是没有明白,这一场对抗,他从一开始就注定会是失败的,哪怕就算是成功了,他也无法获得全村百姓们的真心支持,最终还是难逃悲催命运,因为公道它也许会迟来,但绝不会缺席,民众的眼睛自然都是雪亮的。
当然了,白嘉轩的代表封建社会的“君子”和“家长制度”也同样存在许多的弊端和问题,但这都和那个时代背景脱离不了关系,从他个人的角度来说,已经是做到极致了。
我们一定要站在当时的那个背景下给予评价,而不能以如今的标准规则来苛责古人,就像我们不能要求古人为何不坐高铁乘飞机一日万里一样。
参考文献:
《白鹿原》
《诗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