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书院是怎么形成的入学有哪些礼仪封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书院的教育模式和礼仪文化!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如果一个人连喜好都没有,那可能生活都很乏味,没有意思。喜好有很多,每个人都不太一样,有人爱聊天、爱说话,嘴闲不住,这也属于喜好。有的人就好抽烟,一根接一根。有人好喝酒,不喝酒难受,但是有的人是喜欢喝完酒之后的那个状态,有的人是喜欢酒本身的香醇,每个人都不一样。而今天李夫子就跟大家聊一聊一个有意思的话题,那就是“读书人”的喜好。古代读书人的“喜好”很多小伙伴感觉没必要说,因为读书人的喜好不就是“读书”吗?今天李夫子要讲的恰恰不是“读书”,而是说一说读书人的追求,无论古今,读书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那就是“名校”!说起“名校”那就不得不提到封建王朝的巅峰“宋朝”了,在那个年代宋朝诞生了很多闻名天下的书院,其影响力不亚于现在的“清华”、“北大”。正是由于“爱读书”的喜好,让很多文化人相聚在这些古代的书院,掀起了书院文化的风潮。古代书院的形成和演变古代书院和今天的大型补习班,或者是私立学校在形式上比较像。但实际上不是一回事。最早的两个书院叫“丽正书院”和“集贤殿书院”,出现在唐朝贞元年间,他们是官方设立的“皇家图书馆”,主要的职责是藏书、校勘,同样也是伺候皇帝读书的御用图书馆。在古代,皇族就是引流潮流的风向标,所以很多民间的读书人看到皇家有这么一个有名的文化机构,也都来附庸风雅,纷纷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建一个书社,为了好听一点就起名为“某某书院”。随着一些有标杆性的大儒们也这么起名,书院的IP就彻底火起来了,尤其到了宋朝,不仅民间书院文化兴起,还得到了官方的支持,形成了一套体系化的书院制度。这其中还有个有意思的现象,这就跟大家追热点,追着追着自己就红了,就比如“夸父逐日”,到最后小伙伴们也不关心太阳,反而关心起夸父来了。最初的皇家书院就是在民间书院文化的兴盛中被人们忽略了,如果现在李夫子对大家说“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那大家肯定都很熟了,因为他们都非常的出名,已经登上了大雅之堂。宋朝是书院发展的黄金时期,究竟是什么样的特殊环境引起了书院的兴盛?北宋初期,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急于解决地方割据问题,统一中央集权。相比于稳定政权这种大事,读书这个事就太虚无缥缈了,官方也没有功夫搭理你,这个时候就得“私补公缺”。官方顾不上搞教育,民间读书人就开始急了,没有官办的,咱们就自己弄,好歹有学上。后来北宋的社会稳定了,皇家回头一看民间教育开展的不错啊,沿着书院教育的路子走,不仅发展了教育,还有利于社会和谐。于是朝廷就开始对书院进行官方扶持。比如宋真宗就向“岳麓书院”、“应天书院”等优秀的民间书院,赐牌匾、赐书本,还给学田,等于你这一开店,官方就给你颁发营业执照,划定了店面,还给你供货,所以说官方的扶持力度还是很大的。等到了南宋时期,经历了靖康之变的宋朝内忧外患频发,这个时候整个社会就充满了“名利至上”的风气,有深重的社会责任感的大儒们就开始通过办学的方式要改变下一代,同时也为政坛储备人才。从这个时候开始,书院也就成为了具有学术交流、宣传教育等多重功能的机构。总之在宋朝,不管是政局稳定不稳定,书院都是以其独特的形式发挥着应有的教化作用。古代书院的教育模式这一说到书院,很多小伙伴脑海中就会浮现一幅画面,“一个留着白胡子的老头坐在上边,一堆学生坐在底下摇头晃脑”,这是咱们对书院的刻板印象。其实古代的书院教育很科学,事实上在“传道而济民”的思想指导下,古代书院也跟我们今天的文理分科一样,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志向,采取“分斋教学”的方式,主要教授两科,分别是“经义”和“治事”。“经义”就是咱们熟悉的儒家经典,主攻“四书五经”,有时候也有一些理学大师到书院来讲学,这个时候学生就学习他的著作或者讲义。“治事斋”主要负责分科教授治民、水利、算数、讲武等专业。你想学理工科也是可以的,那个时候的学院教育是很注重根据学生的爱好和资质进行因材施教,同时也会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人才。要是你想多学点的话也没问题,就跟今天辅修双学位一样,兼修多科,只要你有精力就行。古人的家庭教育方式古代的传统教育,从宋代发展到清代,随着科举制度的逐步成熟,教育方法自然就随着考试逐步完善起来了。在书院教育之前,基本上就是“家庭教育”和“私人教育”。一般来说那些有一定经济基础和家中出过读书人的家庭,从小孩4岁开始,就开始让他们摇头晃脑的背诵“四书”,这个“摇头晃脑”,实际上是加强孩子集中力的一种方式。小孩才4岁,天天背古书,谁能受得了?但是背不进去也得背。这是最基础的,实际上也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就跟现在学英语背单词一样,都是一边哭一边背,等背到15岁基本就滚瓜烂熟了。而且不仅仅是熟,字字句句的意义,那也是嚼得透彻。这个过程也帮助小孩建立了完整深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16岁开始去接触更深的“五经”,有了之前的良好基础,对这些孩子们来说也就上道了。16岁的年纪在那个年代也得娶妻生子了,所以就得要接受包办婚姻了。其实这个操作挺好的,也可以让学生们更加安心地做学问、考功名。这个时候也可以张罗去那些名校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书院也就承担了从秀才到举人的重要教育功能。那些天下闻名的书院,一般都有着举世闻名的大儒,人家不愁学生,自然也就设定了不低的入学门槛。古代书院的“入学礼”面试、笔试一应聚全,天下人挤破脑袋,每年就这么二三十个名额,所以说入学的门槛很高。那么通过了之后,是不是教学前把学费给了就能来上课?那你就想错了。从古到今读书这个事情都是非常庄重的。咱们中华文明是讲究礼仪的,在中国古代有“四大礼”,包括:“成人礼”、“婚礼”、“葬礼”,以及很重要的“入学礼”!那么入学礼是什么流程呢?第一步就是“正衣冠”!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这意思就是说这礼仪的产生在于行为举止要得体,仪容要端庄,言辞要顺。入学的时候,孩子们要整齐的站一排,先生给他们一一地整理好了衣冠之后才能进入学堂,进入学堂之后就要行拜师礼了。所以第二步就是“行拜师礼”!面对“至圣先师孔圣人”行九叩首之礼,然后再向先生行三叩首之礼,最后学生要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所谓“六礼束脩”就是古代拜师礼的时候,弟子赠送给师傅的六种礼物。分别是“肉干、芹菜、龙眼干、莲子、红枣、红豆”,这跟交学费是一个道理,但是相比单纯的交钱,古代书院选择这样一种更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来代表了对于未来求学之路的期望。第三步就是“水盆净手”!行过拜师礼之后,学生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在水盆里边正反各一次净手。“净手”和金盆洗手里边“净手”的含义不一样。“净手”是为了去除杂质,净手净心以求取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之意。这个特质是学有所成非常重要的必要条件,你得静得下心来。第四步就是“朱砂开智”!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像“痣”一样的红点。这个痣也是取得智慧的“智”的谐音,寓意着开启智慧,明亮心目,为之后的学习道路上学生的接受知识的智慧开启门扉。这是个仪式,同样也是一种诚挚的祝福。古代书院规矩多进入了书院之后,要遵守书院的规矩。首先要穿校服,“校服”也就是颜色深的衣服,并不是像现在的校服这样统一定制,还分冬夏装!除此之外,书院会设置专门的“请假簿”、“讲簿”、“德业簿”、“食簿”、“宿斋簿”等记录你的功课、食宿、请假、听课,等各方面的日常学习生活状态,反正管得很严格。每天起床、早饭、午饭以及晚上,都有规定的学习任务。无论是自学还是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以及老师答疑,都会记录在案。现在的周考、月考、大小考他们都有。南宋时期的“延平书院”就设置了一月三考,不光要考学识,还要考德行,成绩优异的学生还会有物质奖励、积分制的累积,很科学。除了了解儒家经典这类的必修课程,书院的学生还要学习一些个需要注意的政治要点和公文格式。正所谓“见字如见人”,写个小楷也是学院学生们必须的功课,因为那会都是手写卷子。简单的数学同样也得学点,天文、地理、草木、虫鱼这些个考试题目都会有。至于咱们熟悉的“君子六艺”,在汉代之后就已经不是每一个知识分子的必要技能了。更多时候是看个人兴趣,还有当时的习气。古代四大书院的由来和演变其实跟现在的名校一样,对于老百姓来说也看不到这些,最
上一篇文章: 易经中的离卦,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