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要识黄帝密文为什么要练

我们用“黄帝密文”解读了《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以及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看过解读文章的网友一定会发现,用“黄帝密文”字义解读出来的这两部《老子》的内容,与通行本《道德经》的内容,是完全不一样的。《郭店楚简·老子(甲本)》并不是残缺本,而是一部非常完整、详细论述人在“重叠结构世界”中如何进行“心智系统转换”练习的经典。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同样也是一部论述人在“重叠结构世界”中如何进行“心智系统转换”练习的经典。这二本经典的内涵,实质相同,但是,所用的“黄帝密文”,却有着明显差异。《郭店楚简·老子(甲本)》所用的“黄帝密文”,有很多已经在后世消失了,没有流传下来。所以,在现代人看来,显得更为“古远”。而《帛书·老子(甲本)》所用的“黄帝密文”,很多流传到了后世,并没有消失,很多字形与后世的常规汉字是相同的,而有些现代汉字的字义就是从这种“黄帝密文”的字义中演变而来的。因此,现代人看起来,显得相对“近代”。用“黄帝密文”解读这二本最新出土的《老子》,也发现了一个新的课题:这二本《老子》的成书相隔了相当久的年代,而且也不是出自同一位作者。“黄帝密文”为《老子》的研究,打开了全新的世界。“黄帝密文”对于现代人类来说是全新发现。年,人类第一次认识到了在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之后的多年中,学者们都是从现代汉字字义的角度去倒推识别甲骨文。所以,我们现在所认识的甲骨文都是现代汉字的始祖。但是,甲骨文并不是作为现代汉字的始祖而出现的,我们所看到的甲骨文,已经演变成了一种可以用于日常沟通的常规文字。而隐含在甲骨文背后的“黄帝密文”,却并不是一种常规的沟通文字,而是一种用来记载“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以及“心智系统转换”方法的特种图示。我们所看到的安阳甲骨文,就是从这种特种图示中借用、演变过来的。《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以及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也都是用这种特种图示书写的。通过研究发现,这种特种图示应该就是在轩辕黄帝时代所创造的,轩辕黄帝的史官仓颉所造的字,就是这种特种图示。所以,我们把这种特种图示称为“黄帝密文”。“黄帝密文”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认识,所以,用“黄帝密文”字义直接解读出来的《郭店楚简·老子(甲本)》、《帛书·老子》,对于广大网友来说,在理解上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黄帝密文”所认识的背景世界,与现代科学所认识的背景世界,是完全不同的。现代科学所认识的背景世界是一种“单一结构世界”,而“黄帝密文“所认识的背景世界,是一种“重叠结构世界”。“重叠结构世界”是现代前沿科学正在触及的全新领域,是未来的科学范畴。对于只有“单一结构世界”经验的人来说,很难理解“重叠结构世界”。在中国古代就有“阴、阳”学说,而且,阴阳家对“阴、阳“的概念有着很清晰地论述,所谓“阴为实,阳为虚”,这讲的,就是对“重叠结构世界”很清晰地描述。庄子的《齐物论》讲的,也是对“重叠结构世界”非常详细的论述,结尾,还用了一个“庄周梦蝶”的比喻来说明。但是,没有“重叠结构世界”经验的人,对于这样很清晰的论述,也只会从“单一结构世界”的角度去认识,而不可能认识到其中对“重叠结构世界”的论述。所以,我们看到从古代开始,中国人对“阴、阳”的理解,对《齐物论》的理解,都局限在“单一结构世界”中。因此,网友们要真正读懂《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以及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一定要先理解“黄帝密文”的字义,不理解“黄帝密文”的字义,总是用自己建立在“单一结构世界”上的认知、经验去理解,那是很难读懂的。通行本《道德经》就是王弼在不懂“黄帝密文”字义的情况下,用常规汉字字义通假校注出来的一本书。所以,通行本《道德经》是挂在老子名下的另一本书,在内涵上,与真正的《老子》一点关系都没有。也许有的网友会想,现在这个社会竞争这么激烈,谁还有心思去学这种没几个人懂的“黄帝密文”。其实,恰恰相反,现代人更需要去学习“黄帝密文”,因为“黄帝密文”中所记载的是“心智系统转换”的方法。那么,“心智系统转换”对现代人来讲又意味着什么呢?简单地说,“心智系统转换”中最基础部分的练习,就是高端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的训练体系。我们现在已经从国家高度认识到战略思维、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但是,在现有的高等教育中,还没有高端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的有效训练方法。因为建立在“单一结构世界”原理下的现代科学认为,高端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是无法训练的。最多能提出一些已有战略思维、创新思维的模型,以及其中的原理,提供别人去模仿。用这种模型与原理模仿出来的,却不是真正高端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完整的人处在“重叠结构世界”中,所以,人也不是单一的人体,而是有二个不同的人体重叠而成,高端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其实,都不是我们所能感觉到的显性人体的思维,而是隐性人体的思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都知道一个概念,叫做“静能生慧”。为什么“静能生慧”呢?这就是显性人体安静下来以后,隐性人体就能发挥作用,真正的智慧,都是来自人的隐性人体。而真正的“静”,一般人是很难体验到的,王阳明把一般人所体验到的那种“静”,称之为“气静”,一有风吹草动,这种“气静”就会被打破,所以,不是真正的“静”。苏轼被“一屁打过江”的“八风不动”,就属于这种“气静”。而真正的“静”,是苏洵在《心术》中所讲的:“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但是,在练习“心智系统转换”的过程中,在最基础部分的练习里,练习者就能体验到那种真正的“静”。在“心智系统转换”练习基础部分,不但有让人进入真正“静”的方法,还有让人用“意识影像”思维的方法。我们平时思维所用的,都是用语言的思维,而一旦开始进行“心智系统转换”训练以后,就能进入一种非常高级的、跨越语言的思维状态——用“意识影像”进行思维。高端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都不是用语言思维的产物,而都是运用“意识影像”思维以后的产物。所以,现代人非常有必要练习“心智系统转换”,只要学会“心智系统转换”的基础部分,练习者的整个思维能力将得到本质性的突破。而要学会“心智系统转换”,首先,就得认识“黄帝密文”——这是轩辕黄帝在五千年前就给华夏子孙留下的礼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697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