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不惑,孔老夫子给四十岁的定义,今天我
关于人生的阶段,自古以来都是人类思考和践行的一个方向。我很惊诧,距今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先人就能看得如此透彻,为什么两千多年后,我们依然有很多迷茫和困惑呢?
孔子的年代,即便他颇具影响力,绝对不是唯一的,那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各种思想都有一席之地,最后的大统一也是汉朝董仲舒的事情了。
然而,我们今天能阅读和了解到的,确实像老子、庄子的道家,孔子、孟子的儒家,基本上已经囊括了其他百家的很多东西。去芜存菁,兼容并蓄,我相信,这两大流派,绝对不会只有自己独一的见解,而不溶物其他。正是因为他们能有巨大的吸力和融合力,并且能与时俱进,才让两者传承至今,成为最主流的一种东方哲学思想体系,也是中国人应该具备一种人文价值观念。
虽然在过去一个时期,儒家的思想被冲击很大,那也不是孔子原来的样貌,而是特定的历史时期要经受的一种磨砺,而当这些磨砺过后,“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终究能得到世人的再度认可。说白了,人生一辈子追求是活得明白和通透,其他尽是过眼云烟。
只是,我目前对四十岁不惑依然感到羞愧,应该对于这个年龄,八零后最早的已经进入,而我即将到了。
孔子对于自己人生总结在《论语·学政》里说:“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实际上是他的自我报告,孔子是七十三岁去世的。他用简单几句话,汇总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斗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他要挑起这担子来,他的责任很重。
很多人今天说道四十不惑,其实跟孔子的意思多少有些出入。
我总觉得,孔子是到了一个个人人生境界,当然我们可以当榜样去学习,但是未必达不到就自责。人生境界的达成,跟经历有关。这使我想到了王家卫的《一代宗师》表达的“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他是表示不同层次的功夫境界的理解,最低的就是见自己,然后见天地,最高级的就是见众生了。我们人生也是这样的,最开始的是能看见自己,后来见天地,最后大彻大悟的时候就是见众生了。这个“见”不只是单纯的眼睛看见,是用心去体会感悟的。
我一直以为自己为小,天地为大,众生不过和自己一样渺小。但是见天地还不过是第二重境界,最终见到众生才是大彻大悟。
我不喜欢用佛的意识去解释东西,我自己内心还是有一些排外,这种排外是因为本来的东西都没有弄明白,实在花不起精力去涉猎其他。而儒家、道家以及汉化的佛家,都追求同样的一种殊途同归——安定,所以还是与众生有关。
我到底不够慧根,这个三家相见其实来源于道的延伸。
我见了近四十年的自己,却一直没有看清楚过,童年和青年我没有珍惜和反思,那个时候不懂得。而过了三十以后,春天比叶问要少了许多,我才知道四季,其实映照人心。即便同样有轮回,却时间开始厚此薄彼了。
这四季变得不再是身体的感受,而是世间的人情冷暖,艰辛、薄凉、无奈,这些内心的情绪更加浓烈,却再也不会溢于言表,经历多了,就习惯了,要么隐忍,要么去掌控它,我相信大多数人是不甘心于此的。
不过见自己的过程,就是要认识自己的弱与强,而弱与强也可以随着时间的磨砺而转变,没有一个人是无敌的,但是我们可以做到无畏与从容,那么前面描述的那些不堪,依旧能坦然接受和应对,这应该就是见到自己最好的境界。
“我”是不是自己呢?“我”可能是自己,也可能是不同时期的自己,出生的时候你的自己没有外感,然而成长之中,你的自己不断被外物感染,改变,又自我塑造,最终你要有一个定性的自我,就是见本性。中国古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有些道理,但是也未必。因为“我”非“我”,只有见到真正的自己你才能成就真我。
那么真正的自己是什么呢?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四十岁,孔子说不应该有所迷惑了,那么对“我”而言,也不应该有所迷惑了。沽酒客不愿意故作高深,但是我愿意做到的是:“修心止念万缘了,万缘放下莫心焦。”
我倒是觉得不难,因为我退而求其次也可以,就是我设定一两个必须的目标去奋斗,担负你这个时期必要的责任。只是这段时间的坚持,会有各种困难发生。没事,熬一熬就过去了。
至于见天地,我倒是觉得,那是知道自己的不足,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自大同样不要自卑,但是一定要自信、自尊、自强这才是见天地的真谛。即“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最后见众生,反而是不藏,是赠予,是传承,我第二个境界还在修炼,这个境界我却尝试着去做,我想就是我不断书写地方人文的原因和传播泸州历史文化的意义。
或许,这个东西它并不大,甚至比不上很多地方,然而这是我能见众生的最好的一个方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