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探微从苏洵心术看心术与权术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http://pf.39.net/bdfyy/bdflx/160706/4892467.html“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苏洵《心术》苏洵,也就是苏轼的父亲,曾写过十篇策论,统称为《权书》。《心术》为其中之一,从治心、尚义、养士、智愚、料敌、审势、出奇、守备等八个方面,逐一展开论述,犹以治心为核,因此标题叫“心术”。再次粗读此文,让人不由心生浮想。
上一篇文章: 围炉夜话经典名言10句,十分不耐烦,乃为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01可谓心术,何谓权术
统御之术,可分两种,一种叫权术,一种叫心术。权术,应对外人,是工具、手段;心术,看护自己,是本质、根基。心术正,运用治术顺理成章、如虎添翼;权术再精,若心术不正,则是舍本逐末、适得其反。古往今来,很多自以为聪明的权臣小人,玩弄手腕,两面三刀,“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好的心术作底子。02历史文化非常推崇统御“心术”。
《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李世民继位不久,有人便上书,请求除去奸佞之人。唐太宗问:“谁是奸佞之人?”回答道:“臣我身居草野,不能确知谁是奸佞之人,希望陛下对群臣明言,或者假装恼怒加以试探,那些坚持己见、不屈服于压力的,便是耿直的忠臣;畏惧皇威顺从旨意的,便是奸佞之人。”唐太宗说:“君主,是水的源头;群臣,是水的支流。混浊了源头而去希冀支流的清澈,是不可能的事。君主自己做假使诈,又如何能要求臣下耿直呢!朕正以至诚之心治理天下,看见前代帝王喜好用权谋小计来对待臣下,常常觉得可鄙。你的建议虽好,朕不采用。”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李世民不以诈术辨忠奸”的故事。03道为体,术为用。
心术,从根本上讲,属于“道”的范畴。道,古人归纳为四个字:仁、和、止、静。“仁”,即心存善念,与人为善;“和”,即讲究平衡、不走极端;“止”,即知道何事可为、何时可止;“静”,就是“见利不动,遇事不慌,半只冷眼,一颗素心”。曾国藩在《曾文正公文集》中提到“居官四败”:昏、傲、贪、诈。可作为仁、和、止、静的反意。权术,严格意义上讲,是狭义的“术”。术,古人也概括为四个字:忠、义、权、争。一心尽力为人谋,为“忠”;公正合宜无反顾,为“义”;见机行事为之“权”;互不相让为之“争”。可见,权术是办法、计谋、技巧,并非全是贬义。附录:心术(宋)苏洵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馀勇,欲不尽则有馀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箠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馀矣。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