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1923年冬天的鹿城,繁华的东
包头位于蒙古高原的南端,内蒙古中部。包头之名出自蒙古语的“包克图(有鹿的地方)”,故包头又有鹿城之美称。清末民初时期,包头便已发展成为中国西北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和水旱码头,年,北平至包头的平绥铁路通车,更是让包头如虎添翼,各种商业活动更加繁盛。
本组图片就是拍摄于这一时期,主要取景地为包头的东门大街,通过这些老照片,可以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近百年前鹿城的街景和各种商业活动情况。
街道景观年的包头东门大街(当时还叫东大街),行人很多,几辆牛车正穿过泥泞的街道。东门大街东西走向,是包头城内的一条主要街道,有包头第一街之称。
街道一角旧时排水设施不够完善,为了避免水涝泡坏了房屋,街边的商铺和民居都垫得很高,使得街道明显处于低洼位置,遇到阴雨天,泥泞遍地便在所难免。
街道拐角街头的一个拐角处,独特的拍摄角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觉。地上深深的车辙,熙熙攘攘的人群,高低起伏的民居建筑,充满了市井烟火味。当时的包头,是一座半殖民地的城市,不少洋人在此开办洋行,经营皮毛业务。包头也因此留下了当年被殖民的痕迹,比如在照片的右侧,就竖着一盏西式路灯,路灯旁边的墙上,贴着醒目的“欢迎牌”香烟广告,这种香烟的生产商为英国的“英美烟草公司”。
小集市照片的主角是一辆卖杂货的独轮手推车,上面撑着遮阳棚,下面挂着各种商品。这种流动的经营方式在过去是很常见的。照片的背景是一座庙宇式建筑,拱形的木窗,旁边贴着商业广告。
祖孙三代包头街头的祖孙三代人特写,爷爷戴着毡帽,手里拿着一根木棍做拐杖。站在身后的儿子戴翻毛皮棉帽,孙子站在前侧。注意看老人的脑后依旧留着前清的辫子,正所谓积习难改。
奇怪的建筑位于街边一座奇怪的老建筑,从屋顶和屋脊看建造得十分精美,似乎曾经是一座庙宇,但现在好像只剩下了半截,另一半去哪里了?
商会大院光绪末年,包头逐渐发展成为塞外著名的商业重镇。这里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各行业都非常兴盛,由此逐渐形成了“九行十八社”。根据图中大院门上有“货财殖焉”的字样,几乎可以肯定这是某行或某社的总会所在地,而且极有可能和当时包头的支柱产业皮毛有关。
铜匠炉一对铜匠父子正在街头用地炉将碎铜融化制作铜器。在当时,由铜匠炉、铁匠炉、银匠炉、铸匠炉共同组成了金炉社。包头生产的铜柿子壶是非常出名的。
铁器摊一处卖铁器的地摊,当时包头金炉社制作的一些铁器也很出名,比如公和炉的“公”字菜刀、王文惠的砍刀剪刀、马禄炉的铡草刀等都因过硬的质量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卖麻糖一名戴着瓜皮帽的男子守着他的挑子,挑子上的商品是老少咸宜的麻糖。米制糖是老包头的传统食品,固阳麻糖久负盛名。由糖粉房组成的清水社,也是老包头的“十六社”之一。
永山成永山成是当时包头的一家钱庄,由山西代县人所创办。在包头历史上的大钱庄中,并没有看到它的字号,也难怪门脸不大,即便如此,它在乌兰脑包(乌镇)也建有分号。
当铺活跃的经济催生出各种服务行业,和当时其他经济发达地区一样,当时的包头也有不少家典当行,以满足商人临时的资金周转之用,或解决一时手头拮据者的生活需求。钱庄和当铺都在“九行”之列。
洗染店开在居民院子里的一家染坊的作业场景。院子里晾晒着很多棉线。院子当中架着一只火炉,一名男子正在拉动风箱,另两名男子蹲在火炉旁边准备给棉线染色。一只老母鸡在旁边悠闲地散步。
两头黑猪这座院子里不但养着鸡,还有猪。图中的黑猪是我国的本土猪幼崽,不知为什么其中一头被戴上了“枷锁”,可能是不太老实的缘故吧。
染布作业小伙子正从染池中将染色的布料捞出来。当时主要使用的颜料是蓝靛,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染料,虽然着色力不强,但一经染色便永不褪色。当时的包头染坊共同组成了义仙社。
鞋铺一家出售鞋子的商铺,门脸修得非常精致,门上的匾额很大,隐约可以辨认出“永和靴店”的字样。当时包头有二十余家专门卖鞋子和靴子的大小店铺,他们在一起组成了集义社。
修鞋匠在鞋铺门前,是一个修鞋摊。想来也是件蛮有意思的事。比如某人穿着烂鞋子过来,原本打算买一双新鞋,结果看到修鞋摊便转了念头,干脆把鞋子修一修凑合着穿算了。鞋店大概会因此少了一单生意。
木工作坊十六社中,有经营木材的店铺和木工作坊共同组成了六合社。图为一处木工作坊,房前散放着很多圆木和木板,成年男子蹲在地上休息,一名儿童在旁边玩耍。背景是两座黄土屋,造型古朴,线条粗犷。
过会据资料记载,包头的“十六社”每年都会过一次社日,俗称“过会”,举办时间各不相同,有的在二月,有的在六月,也有的在九月。举行的地点也有差别,有在金龙王庙的,有在马王庙的,也有在火神庙举行的。
热闹的场景“过会”时的场面和正月十五的社火非常相像,同样是人头攒动,同样有高跷队和跑旱船的现场表演,大家聚在一起,图的就是一个热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