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故事脱贫路上的追光者工人
美术:陈子蕴肖婕妤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在这场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中,活跃着一群劳模身影。驻村干部、致富带头人、返乡青年、爱心企业家、乡村教师……他们长期奋战在脱贫一线,用脚步丈量民情,唤醒村庄自我生长的力量;他们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带领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增收致富;他们在这场伟大战役中勇敢“追光”,展现智慧与担当,照亮脱贫之路。——编者
“大棚书记”引回“棚二代”
本报记者王群
在山东省茌平县贾寨镇耿店村,冬日里一排排规整的高标准塑料大棚在阳光照射下格外耀眼。走进大棚,棚内的暖意和满眼绿色与棚外宛如两个季节,年出生的耿付建正在自家大棚内查看尖椒的生长情况。
“这些年,村里的蔬菜产业在耿书记带领下越来越红火,村民过上了小康生活。”耿付建说。他此前在深圳务工,年开始返乡创业,如今已拥有11个大棚,年收入约30万元。在当地,有近百名像耿付建一样的年轻人回乡当起了“棚二代”。
耿付建口中的耿书记是全国劳模、耿店村村党支部书记耿遵珠。因带领村民发展大棚蔬菜种植走上致富路,耿遵珠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大棚书记”。
耿店村地处种粮为主、靠天吃饭的鲁西平原,现有村民户、人,耕地多亩,复垦土地余亩。
年,全村位选民、27名党员以接近全票把耿遵珠“推”到了村委主任兼党支部书记的位置。
“老乡要致富,发展特色产业是关键。”耿遵珠瞄准了城里人的“菜篮子”,引导村民发展以大棚蔬菜为主导的特色产业。
“耿书记”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从山东寿光引进黄瓜、西红柿、辣椒等新品种,并请来农业技术员提供指导。他白天跟着钻大棚,晚上陪着搞培训,村子当年就创造了棚均纯收入元的“历史纪录”,最多的一个棚挣了1.4万元。第二年村里又新添了多个大棚。
村民种植大棚蔬菜的积极性高起来了,耿遵珠又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实行股份合作制,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购料、统一生产、统一技服、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有效规避分散经营的风险,让农户获得土地流转费、入股分红和工资收益。
如今,耿店村几乎家家种棚菜,返乡“棚二代”也越来越多,村人均纯收入已从年不足元上升到现在的4.5万元。
“戏好要靠唱戏人。”耿遵珠说,实现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最终要靠人才支撑,要留住那些脑子灵、办法多的年轻人,农业发展才能后继有人。
海归新农人扶贫“领头嬿”
本报记者王伟
“我家两代人,演绎了从挑扁担到新零售,从富裕一个家庭到带领几千名农民脱贫致富的巨变……”回顾10年创业路,80后全国劳模曾嬿深有感触。
因为父亲是做水果生意的,曾嬿称自己是“在水果堆里长大的”。父亲的辛劳,曾让她无意和水果生意沾边。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这位已在大学当老师的海归硕士有了新想法。
“视频里多名农村妇女迎着太阳蹲在果园里,拿着套圈拣苹果,我看不下去了!”原来,曾嬿在国外时,看到过那里的水果包装厂,从清洗到分选,全是自动化流水线。“还有一种选果机,能根据苹果红度,判断是马上出货,还是继续存放。足球场大的空间里,只有十来个工人在工作。”
于是,曾嬿决心传承父业,“把先进农业模式引入国内”。
年,辞职后的曾嬿和丈夫一起创办了江苏南通地区首家生鲜连锁超市,同年创立“苏洪鲜食”生鲜品牌,流转土地亩,建成占地1.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配送物流中心,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水果产业。
水果配送中心建在三和村,这是曾嬿出生长大的地方。村里的50多名留守妇女不仅获得了土地流转金,还成了配送中心的员工,以前一亩地的年收益只有两三千元,现在年收入达到了三四万元。目前,有多名附近村民长期在配送中心务工。
短短几年间,“苏洪鲜食”直营门店已扩大到37家,吸纳多名“”人员就业。公司在全国各地建立了27个订单种植基地,先后带领6多名农民脱贫致富。
“不仅要给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更要让他们边干边学,成为农业产业化工人,通过提升职业素养,增进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曾嬿说,未来她将继续在乡村振兴与水果产业精准扶贫项目上贡献力量。
“阚哥”的N重身份
本报记者柳姗姗彭冰
全国劳模阚阅今年43岁,因带领省级贫困村吉林磐石烟筒山镇大黑山村在5年间彻底变了样,被村民亲切地称为“阚哥”。
其实,村民对阚阅的称呼不止这一个。故事要从年3月,吉林市委办公室督查二处处长阚阅出任驻村第一书记说起。
“村集体账上能拿出的钱不到元,超10%的村民贫困……”刚踏入大黑山村,阚阅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大黑山村耕地面积公顷,全处于坡地岗地。如何让中低产田长出高收益作物?请专家论证后,阚阅提议种植绿色芦笋,并迅速建起栋大棚。
为保证芦笋“绿色”,阚阅说服一家养牛企业无偿捐赠牛粪,见他装车时不顾衣履沾满牛粪,始终冲锋在前,村民们给他起了个绰号:“牛粪书记”。
在这位“牛粪书记”的努力下,当年底,大黑山村就拿到了“果蔬无公害产地认证”和“绿色食品专项认证”,终于有了一个像样的产业。
年初,“牛粪书记”变身“项目经理”,引进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村里投资万元,建成占地平方米的繁育母牛养殖基地。同时,还筹资60余万元,与磐石市政府合作建成千瓦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分红、土地租金,以及新增就业岗位,让村集体和贫困户的腰包鼓了起来。
眼看村里各项产业欣欣向荣,阚阅主动当起了“销售经理”。一方面,他联系各大商超,让村里的芦笋成功“打入”东北地区49家大润发超市;另一方面,在吉林省开展的“第一书记代言”活动中,他化身大黑山村“品牌代言人”,利用直播等方式,售出了全村50%的农特产品,价值近80万元。
“‘阚哥’还是促成‘村企联姻’的‘红娘’。”村民告诉记者,在阚阅“撮合”下,大黑山村成了吉林省卓轶健康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原材料生产基地。这家企业不仅给农户无偿提供农资、为村民提供打工机会,每卖出一件产品还给村集体计提两角。
目前,大黑山村已初步形成以蔬菜产业园区、育肥牛养殖、光伏发电3大支柱产业为主,木耳种植、养蜂、养鹿、林下“溜达鸡”养殖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5年来,村集体已实现累积收入78万元,贫困户户均分红1万元,35户75人已于年全部脱贫。
致富路上飘酒香
本报记者李丰
醇香的酒味弥漫在空气中,工人们正井然有序地操作……这是记者日前在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车间看到的情景。十几年前,这家酒厂所在的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还是一个村集体经济为零的穷山村。如今,岩博村已形成以白酒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其中,“人民小酒”年销售收入突破3亿元。巨大的变化离不开全国劳模、岩博村党委书记余留芬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年,占地亩的岩博林场由于外包经营管理不善,承包人急于转让,余留芬盯准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但是,赎回林场需要23万元,这对当时的余留芬来说是天文数字。
余留芬与村委会几经商议,最后她拿出4万元,借了5万元,又用自己的家当抵押贷款,才买下了这个亩的林场。赎回林场后,村民通过伐木卖给附近煤矿,不仅轻松还清了借款,还盈利几十万元,为岩博村挣下了第一桶金。
余留芬趁热打铁,带领村民调整产业结构。
岩博村地处贵州西南高寒山区,每天劳作回家的彝族同胞都喜欢酌上两口自家酿造的白酒解乏、暖身子,这里家家户户有酒香、有工艺。4年,余留芬决定创办岩博小锅酒厂,开启“造血”扶贫之路。
年,在余留芬带动下,岩博村多户村民投资入股,注册成立酒业公司。年,酒厂改扩建基本完成,同年,为带动周边村发展,经上级党组织同意,将鱼纳村和苏座村两个贫困村纳入岩博联村党委共同发展,并成功争取到政府的精准扶贫“特惠贷”资金1万元,帮助联村户、人入股岩博酒业,成为酒业股东。
年,岩博联村总分红原本可达多万元,但村两委组织村民开会后一致决定,把钱投入到现代化村庄建设中去。如今,全村森林覆盖率保持在80%以上,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岩博村走出了一条发展的新路子。
扶“智”托起家乡希望
本报记者吴铎思本报通讯员艾克热木
“穆萨·图尔贡以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什县依麻木镇国语小学首批毕业生参加高考的佳绩。不仅如此,该校毕业的9届学生中,有名学生考取新疆区内初中班,录取率达87%,实际受益的孩子超过0人。
全国劳模、库尔班·尼亚孜是乌什县依麻木镇国语小学校长,也是这所学校的创办者。十几年来,在他和学校老师的教育下,一批批农村孩子走出家乡,踏上追梦之途。
17年前,原本想当一名木匠的库尔班·尼亚孜,用创业挣来的60万元创办了现在的小学,这也是新疆第一所民办国家通用语言小学。虽然办学过程困难重重,但他都咬牙坚持了下来。在他看来,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是家乡孩子打开未来的钥匙。目前,学校常设班级有14个,教师有28名。
从最基础的常用语教起,用动作加情景、快板加游戏等方式,鼓励学生充分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坚持用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礼仪文化、节日文化、古典文化、建筑装饰文化“六个文化”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引领。这所学校的学生们因拥有扎实的国家通用语言基础、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而改变命运。
看到学生们在接受教育后,文化水平不断提升,眼界不断开拓,库尔班·尼亚孜倍感振奋。
“这学期要让学生们一周读一本书。另外,英语是学校的薄弱点,打好英语基础很关键,我们专门聘请了两名英语专业教师。”他说。
返乡能人的“脱贫计”
本报记者刘建林本报通讯员李彦斌
对于全国劳模程玉珍来说,在40岁时回到山西省壶关县五龙山乡刘寨村当村干部算是“二次创业”,此前,她和丈夫在外打拼多年,已经事业有成,是村民口中的“能人”。年,村“两委”换届,乡村两级干部和党员群众看中了程玉珍身上敢闯敢干的品质,多次上门劝她回村做“当家人”。
当时,刘寨村四面环山、缺粮少钱,路最宽的地方只有1.5米,只有小三轮能开进村。让程玉珍下定决心回村的是一件小事。
一次回村办事,为了把汽车开进村,她只好找来推土机推开了一条路。下车时,一位大娘提出请求:“闺女,能不能拉上我去县城转转,我大半辈子都没去过县城呢。”大娘期盼的眼神深深刺痛着程玉珍,让她想到了自己的母亲。
成为刘寨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的9年间,程玉珍做了3件大事:劈开一座山,建好一个村;推开一扇窗,蹚开一条路;撑起一片天,幸福一村人。
上任后,程玉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邀请在外人士、历任村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召开“诸葛会”,共商发展。最终研究制定了“修路、建村、搞产业”的发展思路。
她带领村民发挥“壶关疙瘩精神”,终于修通了通往县城的大路。打开山门的那一刻,村民们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致富路通了,希望大门打开了。”
程玉珍还用自己的美容院作抵押从银行贷款,先后垫支0余万元,修建新村、养老院,自来水通了、路灯亮了,村子的“颜值”高了。“闺女,你来了,真让我们过上好日子了。”乡亲们感叹。
为了让村民的腰包进一步鼓起来,年,程玉珍筹资新建了10座冬暖大棚。刚开始,村民们担心赔钱,谁也不敢承包。程玉珍承诺:赔了钱算她的。后来一算账,村民张雷平承包大棚净挣30多万元,这让村民看到了希望,他们纷纷主动承包大棚。
现在,刘寨村已建成余座蔬菜大棚,光伏电站、养羊场、豆腐厂、杂粮加工厂、采摘园区、酒厂、西红柿加工厂等也先后在村里落地。村子还搞起了乡村旅游,开展了劳务输出,成为全县产业扶贫“四色”品牌的示范村。目前,村集体收入达到3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