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参透世事的七首诗,意境深幽,哪一首才
徜徉于他的诗中,你总感觉如沐三月的春风;神游于他的诗中,你总感觉如躺在暖阳初照的幽山净水之处;翻动着他的诗行,你总感觉如置身于鸟语花香之中。
每逢佳节登高处,总能想起他;每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总能想起他;每当读诗读到空灵处,总能想起他。他不是别人,他就是著名的田园诗人王维。
每读一首王维的诗,都感觉是一场思想的旅行;每读一首王维的诗,你都会有一次心灵的洗礼;每读一首王维的诗,你都会收获到人生的感悟。
因为,王维的诗,每一首都是大彻大悟后写下的诗,特别是本文精选的八首诗,每一首能够洗涤你的心灵。
第1首《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涧水之中,此时少有人迹,桂花飘落无声,坠地无影,静谧的春日,山谷的夜里更是一片空寂。明月升起,光辉在花林水涧,惊动了初春的山中栖息的野鸟,它们时不时地飞出花林,鸣叫在这寂静的溪涧中。这首诗作于公元—的开元年间,那时诗人游历江南,被江南的美景所迷,于是写下了《鸟鸣涧》与《山居秋暝》等著名诗歌。
第2首《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一场新雨洗净了空灵的群山,顿感空气清新无比,夜色降临,皎皎的月光,从松林的缝隙之间洒落一地,汩汩的清泉在山石之间淙淙淌流。让人感觉无比的惬意。
林间竹叶莎莎响动,一定知是那洗衣姑娘走在了回家的路上;莲叶摇曳,一定是那夜幕降临时回家的归舟。这么美好的夜景,那春日的芳菲就任它随意消歇,而山中的王孙也可以自由去留。
王维是田园派非常有名的诗人,与孟浩然合称“王孟”,不过苏东坡对他们的评价却有所偏颇,他对孟浩然的评价是:“韵高才短”,而对对王维的评价就不一样了:“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而这首《山居秋暝》的画面感十足,正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具体体现,历来备受人们的好评。
第3首《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旷的山中寂静得看不到一个人影,但是却听得到响动的人语之声。
从云彩中落下的夕阳的光辉,直射到深处的林子里,又照射在林中幽暗的青苔之上。
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得了一处辋川别墅,即为鹿柴(zhai),王维与他的好友在这里写下了很多诗歌,合为《辋川集》,而《鹿柴》便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首。
第4首《画》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王维的这一首《画》字面上可谓是简单至极,可是简单的一首《画》却是一点儿也不简单,因为这首诗的字面意思虽然很好理解,但是却写得极为传神,极为有深意。或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象无形”吧。
诗中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它代表了一种梦想,而这梦想却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它只有我们在静静地思考的时候,才能想得到,可当我们想要去触碰这种想法的时候,却发现它是一幅画,是一种虚无。
第5首《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搞不清楚香积寺的具体位置在哪里,误登高山数里,都进入了远在白云缭绕的山峰,却仍然还是见不到它的身影。这里古木参天,找不到可以行走的人行小道,却不知深山何处,传来了古寺鸣钟的声音?
这里岩崖高耸,泉水流泻在岩崖之间,撞击得危石响声幽咽,泉水撞击成烟雾状,湿润了山中的空气,所以即便松林里的日光照射进来,也显得略带寒冷。傍晚之时,我独自在空寂的潭边歇息,身心皆寂,安然宁静,远离那凡尘俗世的邪念妄想。
第6首《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一个人悠闲地端坐于幽静的竹林之中,随心所欲地鼓弄着琴弦,再高歌一曲,仰天长啸,倒尽心中所有的烦恼。
幽深的山林之中,无人知晓我的存在,更无人打扰我的清幽,只有天上的明月懂得我,只有天上的星星看着我,静静地与我相依相伴。
王维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闲适的生活与独处的情趣,描绘了闲暇时一个人幽篁独坐、抚琴长啸、自由放歌的悠闲生活,表达了其宁静、淡雅的心情,表现了不一样的清幽雅静、高绝脱俗的境界。
第7首《周庄河》王维
清风拂绿柳,白水映红桃。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清风徐徐,绿柳飘飘,涟漪朵朵。粉红的桃花倒影洒落湖面,别有一番景致。
荡一叶轻舟,在碧波中自由自在地游走,两岸景色绝美,水中倒影天地,人游在水中,就像游览在美丽的画中。
第8首《酌酒与裴迪》王维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为你斟酒请你且自宽心吧,世事人情,反复无常,无异于海里翻复不止的风雨与波澜。相交到老的朋友还要提防他笑里藏刀,先达官路的人却讥笑我踏上了仕途。殊不知,野草漫天涯也全靠细雨的滋润,花枝想要展露鲜艳的芬芳,却先要经过寒冬的洗礼礼。不过话又说回来,世事不过如过眼云烟,再觉得怎么美好,最终都不是自己的,倒不如高卧于那山野森林,努カ加餐,活好当下的每一天。
这首《酌酒与裴迪》是王维与好友裴迪谈经论道时所悟而作的一首诗,此时的王维已经弄好了他的“辋川别业”,并且有了退隐山林的想法,可是并没有得到准许,于是过起了半官、半儒、半隐的生活。处于这种情况下的王维,内心是迷茫的。公元年,王维的母亲病逝,王维终于真正的大彻大悟,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作于韬川的诗集《辋川集》中可以看出,而这些诗作也奠定王维在唐诗中“诗佛”的地位。而顿悟后的王维,已经有了身老辋川之意,虽然还没有完全隐退,但是其实他已经厌倦了名利,淡泊了官场,只想做一只真正的闲云野鹤。
结语:
王维参透世事的诗歌成就了他“诗佛”之名,而这一切都是与他母亲虔诚礼佛的原因是分不开的,母亲的耳濡目染,使得王维从少年起,就开始了带发修行的生活,而且他最终也遁入了佛门,参悟天地万物。
而也正是因为王维对天地万物的参悟,使得他的诗空灵简洁,不饰雕琢,不饰华丽,但却韵味无穷,意境高妙,与众不同,这就很好解释为什么他与孟浩然同为田园诗人,而诗词成就却始终略压孟浩然一头的原因,而反观孟浩然的诗,诗词里面充斥的抱怨颇多,而王维的诗词给人的感觉却是“空灵”,却是“通透”,却是自由。
在本文王维的八首诗中,王维的这些诗作更是一首比一首空灵,一首比一首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对官场、对天地、对万物的思考,一首比一首更看得敞亮,一首比一首看得通透,尤其是最后的一首《酌酒与裴迪》,直到今天都还一直在警示着世人:
世事不过是过眼浮云,与其为红尘世俗的名利去纷争不休,倒不如摒弃邪念妄想,从容淡定,看透人生,徜徉于山水之间,参透红尘万物。
人不过是世间一尘,与其被俗世所扰,倒不如抛开名利场,放眼山水,活好当下,过好每一天,才是人生真正的意义所在。
也正是王维对人生对万物看得通透,看得敞亮,所以在仕途上他敢于激流勇退,并最终得以全身而退,归隐山林,最终成就其诗佛的地位。所以和很多诗人、很多陷于官场名利的名人相比,王维的激流勇退,何尝不是一种很大的智慧?
(图片来源网络,不妥之处请告知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