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过年时写了首妙诗,短短40字流传了
唐诗这座宝塔,非一日所建成,也非李白、杜甫、王维等几位高手搭得起的,它靠的唐代大大小小数千名诗人。这些诗人脾气不同,性格迥异,文风不同,身份也完全不一样。
他们中有为官的,如王维、白居易等;有隐居的,如孟浩然;也有落魄书生,如张继等;甚至还有僧人,如齐己、皎然、贯休等。前3类诗人写的诗,属于凡尘诗;而最后一类,写的是禅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不同。诗僧的作品,读来往往能令人心里更通透。本期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这样一首妙诗,诗名叫《新年》。
这首诗的作者叫无可,是唐代的一位诗僧。他是贾岛的从弟,是一位苦吟派诗人。少年时,他曾与贾岛一起在青龙寺为僧,后云游各地。无可最爱写五言诗,在当时颇有名气。年迈时,这位老和尚在过年时写下了这首妙诗,短短40个字流传了千年,大家不用背但定要读一次,它能让咱们在无法释怀时豁然开朗。让我们来读一读:
《新年》燃灯朝复夕,渐作长年身。紫阁未归日,青门又见春。掩关寒过尽,开定草生新。自有林中趣,谁惊岁去频。
一盏青灯下,这位老和尚过了怎样一个新年呢?前4句以灯起句,灯起灯灭,就是一天过去了,岁月匆匆之感让人感叹。和尚还没从殿阁回来,“青门”一般指的是东门,在这里指的是山中。新的一年,自己年岁渐长本是令人伤感的事,但看着山中的春天的新绿,又让人找到了一丝安慰。
“掩关寒过尽,开定草生新”,前5个字指的自己坐关时,已经熬过了一切寒苦;等出关开定时,已经看到了绿草新生。这两句看似讲的是出关时的情形,其实句句讲的是人生。人生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守着寂寞时就如一个人度过苦寒,等到事有所成时,眼前又是柳暗花明。
黄櫱禅师在《上堂开示颂》一诗中,写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也是此意。不经过寒冬,万物得不到修养,又哪来的草生新。
最后两句,是将禅趣置于林中,在这山林中找到了乐趣的无可禅诗,对年龄也释然了。林中的生活如此自在,又何必去计较岁月匆匆呢?这样的落笔,充满着禅意。
可能有人会问,这种醉心于林中趣的生活对咱们普通人来说,是不是一种逃避?显然不是。禅师之所以要掩关寒过,就是为了让自己有更清明的心境去看这万事万物。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一时的困苦完全可以当成是一种生命的历练。只有经历了这种“寒彻骨”,才能得到真正的大自在,这种禅意是积极乐观的。
读禅诗就是这样,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每一次读也都有不同的感悟。这首诗虽然字面上看并不算多高明,但却写得十分耐人寻味,这也是其能流传千年的原因。大家在无法释怀时读一读,相信会获得内心的宁静。
在唐代诗坛,类似这种禅诗还有很多。这些诗僧的存在,也影响了很多大诗人。白居易、王维等人的诗作中,都有这种禅意。大家若是有兴趣,可以读一读王维的《竹里馆》和《鹿柴》,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相信也会有不小的收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