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多少个小瑞士
作者
毛丽娜
编辑
李春晖
国庆撞上中秋,8天长假全球景区却无缘共沐恩泽。少了中国游客,听说是泰国的大象也饿瘦了,韩国的免税店也吃土了。那独享恩宠的境内游呢?他们生怕“皇上”还惦记着异域风情,纷纷学会“胡旋舞”了。
做十一出游功课时硬糖君就发现,不知不觉间,境内多了不少“境外景点”:“某某小瑞士”是各地标配,“小圣托里尼”、“小新西兰”也不稀奇,还有“小美国”、“小奈良”、“小镰仓”等任君选择。
看来文旅产品真是紧跟时事,急群众所急。出不了国的人们,在神州大地上也能完成开眼看世界的心愿。只是硬糖君不禁想童年时,自己在北京世界公园那超迷你金字塔前雄赳赳的游客照。今夕对照,怎不感慨万千?
各地都有“小瑞士”
如果对这些“境内境外游”做个统计,瑞士一定是出现频次最高的国家。
西藏林芝被称为“东方小瑞士”,新疆也有“小瑞士”之称,《亲爱的客栈》取景地阿尔山,被冠以“内蒙小瑞士”。就连华北平原上的北京城,都有自己的“小瑞士”景点,可见人民群众对在中欧的瑞士多有执念。
除了风景怡人、人文荟萃,即便非疫情期间,瑞士游也相对高端,不像新马泰说走就走,这或许也是旅游业者急于在国内复刻瑞士的一个原因。而如今,大家都去不了瑞士了没关系,国内有十几个“小瑞士”等着你。
江浙沪“小瑞士”
除瑞士外,圣托里尼也是热门的国内对标景点。比起小瑞士,小圣托里尼的“制造难度”显然更大。有雪山或大片草地的地方,伪装瑞士的自然风貌能有个六七分相似。而圣托里尼的开阔海景就可以劝退国内大部分内陆景区了。
但不用怕,蓝白相间的圣托里尼特色建筑,让拥有涂料的人就可以大胆自居。
傍海的舟山群岛,在成为小圣托里尼上有先天优势,嵊泗列岛的白色灯塔更是以假乱真的利器;同样位于海滨的大连也有自己的小圣托里尼,一家靠海修造的民宿仿照圣托里尼风格,修了蓝屋顶房子、白楼梯,麻雀虽小,足够拍照。
沿海城市自造“小圣托里尼”,内陆城市也不甘落后。连海都没有的合肥和北京(对,又是北京)也加入了“小圣托里尼”行列。
没有海没关系,做减法就行了。圣托里尼风,关键是蓝白配色,所有建筑一律按这个风格来,满足群众拍照需求就够了。
最绝的是,成都某家商场里都搞了个圣托里尼专区。熟悉的蓝白配色搭配拱门、灯塔这类道具,再加上模拟海水的深浅蓝色,没有海也能拍出海边咖啡馆的效果。
除了高端的欧洲游,日本也一直是境外游热门。国内的“境外景点”,自然也少不了“小奈良”“小京都”。
湖北省神农架地区,不仅有野人还有“小奈良”,人工养鹿场的梅花鹿被散养在一处小山坡上。有鹿有树,就是奈良。天津也不甘示弱,在滨海新区建了个和风公园,同样也养了几只可投喂的小鹿,号称足不出户体验奈良风情。
《灌篮高手》捧红了镰仓游,多少游客跑到镰仓高校前站只为捕捉一张晴子樱木同款照。如今神州官湖村也有望借着《灌篮高手》的热度,成为国内“小镰仓”。有拍照达人称,官湖村与粮仓有同款路口、同款街道,只要角度找到妙就可以get《灌篮高手》同款。
都江堰青城山谷则自比“四川小新西兰”;山西大同能够拍出美国东部地貌的恢弘大气;内蒙古有一条自驾线,不出国游遍北欧四国;秦皇岛除了人造社区阿那亚,还有“小圣托里尼”和“小镰仓”两大杀器;北京双秀公园更是号称三环里的“日本”。
各地都在打造“境外景点”。出不了国没关系,近郊逛一圈,假装在海外。
“境内境外游”变迁史
要说境外景点境内游也不是什么新鲜概念。20来年前,京津冀地区的孩子谁不对传说中的杨村小世界心生向往。
彼时出国远没有如今想走就走的潇洒,各地方政府兴建了不少“世界公园”式的游乐园项目,将各国特色建筑汇聚一堂:荷兰大风车、俄罗斯洋葱顶,法国自由女神像。不瞒各位,硬糖君对外国名胜古迹的初印象,就源自于小学春游组织的杨村小世界之旅。
世界公园类项目,崛起于改革开放后国人对海外文化心生向往之际,公园主打袖珍微缩景观,力图在有限的占地面积内容纳更多国家的地标性建筑。但随着时代变迁,出国游已很普遍,袖珍景观式的世界公园普遍没落。当年各地雨后春笋般兴起的世界公园项目,或关闭或转型改走表演路线。
世界公园关闭,又一批“欧式风情街区”在各地兴起。其中尤以天津、上海、青岛等有过租界历史的城市为代表。
天津因天子渡口得名,晚清民国时期,各国在此设立租界。最高峰时,天津市内有9国设下租界。年,出于拉动旅游资源的考虑,天津市开始开发风情区项目,位于天津站附近的意式风情区与小白楼附近的欧式风情区便是成果。
虽然如今两大风情区已成为天津市的重要旅游资源,但当年兴建时其实反对声不小。不少老干部感慨,闹了一辈子革命,最后反倒要靠租界历史作为城市名片。更别提海河上的大光明桥、北安桥重修,从过去的现代建筑风格改为欧式古典风情,引来多少群众痛心疾首(也可能因为丑)。
在争议中诞生的各类风情区项目,如今均已成为城市旅游地标。但也因其中涉及复杂历史问题,在宣传方面一不小心就可能导致群众反弹情绪。加之风情区项目多是在原殖民地建筑的基础上,植入人造“马可波罗广场”“胜利女神像”等标志,能够去真罗马旅游的群众,哪还会对西贝货有多大兴趣,倒是方便了婚纱摄影。
这一轮随着网红游兴起的“境外景点”,公允地说,还是比过去要时髦一些。它们不再追求形似外国的地标性建筑,而是主打自然、人文景观的神似。
有蓝白色建筑就是圣托里尼,有小鹿的都可以自居小奈良,至于幸运的拥有雪山加草原,那便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小瑞士”了。今年十一异常火爆的西部环线旅游,宣传口径也少不了什么“小新西兰”“小普罗旺斯”“小撒哈拉”。去一趟西部环线,相当于游遍半个地球。
虽说出国越来越方便,但多数人海外游还是以逛经典景点为主,有钱有闲自驾游欣赏各国自然景观的还是少数。这些国内景点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诞生伊始就是适合打卡拍照式旅游,方便游客输出大量网红照。
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国内“境外游”经历了微缩景观的世界公园,山寨地标的风情街区以及追求神似的网红拍照景点。每个发展阶段的侧重点不同,蹭海外景点热度的总体思路倒是一致。硬糖君仔细看了看这些“小北欧”“小瑞士”们,明明景色真不错,为什么不能独立行走?
从这一波“境外景点”背后的经营主体不难发现:一部分“小瑞士”位于大城市远郊,且多与酒店项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部分“小瑞士”则位于内蒙、新疆等距离内陆较远的地区,且旅游资源并未被完全开发。
以北京诸多“小瑞士”之一为例,此“瑞士”位于北京平谷金海湖地区。金海湖有北山,枫叶季的壮美景色不输香山,但因名气稍逊一筹,加之不似香山开通了地铁线路,导致游客不多。除北山外,金海湖还有几家度假酒店,与北山隔湖相望。
酒香也怕巷子深,虽说金海湖风景不逊色他处,但对外宣传时,常规的“小众景点、红叶堪比香山、森林覆盖率高”显然不怎么吸引人。换成“小瑞士”就不一样了,一个半小时,从北京无时差切换瑞士,享受久违的慢节奏生活,听着就让人心动。
秦皇岛、大连等地的“小圣托里尼”们也多是民宿或酒店推进的项目,请来KOL们把照片一拍,再去马蜂窝、小红书、大众点评上一发,便会有大批追求同款网红照的游客涌上门来。
冷门旅游地,更需要靠蹭热度、与经典景点对标的做法闯入大众视线,让群众了解到“原来国内还有这样的地方”。而这些项目及宣传口径的背后,往往有地方政府的身影。
从事文旅营销的叶子向硬糖君透露,虽然今年因出国游受阻,国内景区迎来利好,但冷门城市仍旧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只能靠主打“小欧洲”“小美国”的办法,先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这些旅行线路及城市在蹭热度对象的选择上也很有讲究。叶子介绍,如今“小瑞士”全国开花并非巧合,虽说欧洲N国游已经成为家常便饭,但瑞士游一直在游客心中占据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位置。
“小圣托里尼”则得益于此前各路网红照对群众的狂轰滥炸,使其知名度远高于其他海外城市。叶子还告诉硬糖君,主打“小圣托里尼”的景点一般以年轻人为主,“小瑞士”则走全年龄老少通吃路线。
圣托里尼长沙版
“一般会以欧洲国家作为对标,日本的话就是奈良、神户这些热门旅游城市。”叶子说,欧洲国家是蹭热度的首选,除了“小瑞士”外,“小北欧”也隐隐有爆款趋势。
这一点硬糖君在自己做旅游功课时也深有体会。拥有俄罗斯特色村落的某内蒙自驾线路,居然也号称自己是“小北欧”。也不知道曾与瑞典有着百年恩怨史的东斯拉夫人民,得知自己被归于“北欧人”心中作何感想。不过转念一想,俄罗斯游在国内存在感确实不高,主打“小察里津”“小秋明”,也确实没法起到品牌标签的作用。
而看似蹭热度的营销方式,确实带火了如西部环线等旅游线路,未来国内的“海外景点”或许会进一步增加。
不知国庆8天,各位读者老爷是否也前往“小瑞士”“小圣托里尼”悠闲度假?硬糖君最终决定还是在家睡觉,坐地也日行八万里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