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十六帝,明十三陵里都葬的谁,剩下
北京西北郊区,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中有一座天寿山,此山原名黄土山。
永乐七年(年),明朝风水大师廖均卿将黄土山选为“吉壤”之后,被明成祖朱棣改名为天寿山,并将明朝的皇陵定于此处,这就是明十三陵。
自永乐七年(年)五月始建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为止,其间二百多年,这座山中一共葬着大明王朝十三位皇帝。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大明王朝历经十六位皇帝,为什么北京只有十三陵,剩下的三个去哪了?这十三陵里又是葬的哪些皇帝?
(1)
明朝十三陵,少的三位皇帝,分别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还有景泰帝朱祁钰。
这前两位皇帝,没在北京明十三陵的原因,都和这个朱元璋的四儿子,也就是永乐皇帝朱棣有关。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是建在了南京,所以他死后就葬在了南京的紫金山下,也就是明孝陵。
书中所记,陵内植松十万株,养鹿千头,每头鹿颈间挂有“盗宰者抵死”的银牌。为了保卫孝陵,内设神宫监,外设孝陵卫,有五千到一万多军士日夜守卫。
后来,朱元璋的四儿子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要夺了侄子建文帝的江山。
等燕王朱棣打进皇城时,建文帝不见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不知他逃往哪里。
建文帝的最终所踪,至今还是个谜,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著名悬案,所以也就没有建文帝的陵墓。
燕王朱棣,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他登基之后,就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并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也就是明十三陵的中心——长陵。
于是,埋葬朱元璋的孝陵,也就孤零零地留在了南京紫金山下。
至于,景泰帝朱祁钰,则被以“王”的身份,葬在北京西郊的金山,也就是今天的颐和园西北娘娘府附近。
朱祁钰年号景泰,史称明代宗,是明朝第七位皇帝,他的哥哥就是那个被瓦剌俘虏的明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虏后,朱祁钰就在太后的旨意和大臣的拥立下即了帝位,但好景不长,他的哥哥不久之后,又被瓦剌人放了回来。
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放回来的朱祁镇,发动了一场“夺门之变”,成功复辟,又做了皇帝。
加上朱祁钰也已重病缠身,在他哥哥复辟一个月后,就一命呜呼了。
明英宗复辟之后,就把弟弟朱祁钰封为成王,景泰帝就丢了皇位,死后也就不能按皇帝的规模和仪制葬进皇家的十三陵。
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的十三帝均葬在位于北京昌平北面的天寿山,才有了今天的“十三陵”。
(2)
长陵、献陵、景陵,这三座分别是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这爷孙三代的陵墓。
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
陵园始建于永乐七年(年),建成于明永乐十一年(年),规模宏大,用料严格考究,施工精细,工程浩繁,营建时日旷久,仅地下宫殿就历时四年,长陵也是十三陵中的祖陵。
明献陵,位于天寿山西峰之下,是明朝第四帝仁宗皇帝朱高炽(在位仅一年)和皇后张氏的陵寝。
献陵的营建是在仁宗死后开始的,仁宗临终曾遗诏:“朕既临御日浅,恩泽未浃于民,不忍重劳,山陵制度务从俭约。”
宣宗朱瞻基即位后,遵照仁宗遗诏营建献陵,皆从俭制。
从洪熙元年(年)七月兴工,到八月玄营落成,九月埋葬仁宗,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
由于献陵陵制不追求奢华,所以,前人在述及明陵时有“献陵最朴,景陵最小”之说,它成为此后明陵建筑的楷模。
明景陵,位于天寿山东峰(又名黑山)之下,是明朝第五帝宣宗皇帝朱瞻基(人送外号蟋蟀皇帝)与皇后孙氏的合葬陵寝。
景陵的营建始自宣宗去世之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随即派人赴天寿山陵区卜地。
宣德十年(年)正月十一日,陵寝营建正式动工,共发军民工匠10万人兴役。
天顺七年(年)三月十九日,陵寝工毕,其间断断续续共历28年的时间。
(3)
裕陵、茂陵、泰陵、康陵,这四座分别是,明英宗朱祁镇、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祐樘还有明武宗朱厚照,这爷孙四代的陵墓。
明裕陵,位于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人生经历:皇帝-俘虏-囚犯-皇帝)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
裕陵始建于明英宗去世后的天顺八年(年)二月二十九日,参加营建的军民工匠共达八万余人。
陵园从营建到完成,仅用了近四个月的时间。
明茂陵,位于天寿山麓聚宝山下,是明代第八位皇帝宪宗朱见深(姐弟恋,喜欢大19岁的万贵妃)和皇后孝贞王氏、孝穆纪氏、孝惠邵氏的合葬陵墓。
茂陵的陵名定于明成化二十三年九月十五日,由明孝宗朱祐樘下旨建陵。
九月十九日,山陵启土动工,所役京营军将达4万之众。
十二月十七日,葬宪宗及孝穆太后。
明弘治元年(年)四月竣工,历时七个多月,占地约2.56万平方米。
明泰陵,位于笔架山东南麓,这里又称“施家台”或“史家山”,是明朝第九帝孝宗敬皇帝朱祐樘及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泰陵建于明弘治十八年(年)六月五日,历时四月,玄宫落成,于该年十月十九日午刻将孝宗葬入陵内。
明正德元年(年)三月二十二日,陵园地面建筑也全部告成,整个陵寝用时10个月,占地约2.6万平方米。
明康陵,位于金岭(又名莲花山或八宝莲花山)东麓,是明朝第十帝武宗毅皇帝朱厚照(明朝第一玩家,豹房的主人)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寝。
该陵建于明正德十六年(年),明嘉靖元年(年)六月,陵园建成,占地2.7万平方米。
(4)
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这五座分别是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垕、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这爷五个的陵墓。
这爷五位,在大明朝都是赫赫有名的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就是道士皇帝嘉靖,他孙子就是明神宗朱翊钧,也就是万历皇帝,一个20年不上朝,一个30年不上朝。
明光宗朱常洛,就是那位登基一个月,吃春药吃死的那位仁兄,史称红丸案。
当然明朝三大案中,除了红丸案之外的,梃击案、移宫案也都和这位爷有关联。
至于,大名鼎鼎的明熹宗朱由校,就是被魏忠贤把持朝政的木工皇帝本帝。
明永陵,位于阳翠岭南麓,是明朝第十一帝世宗肃皇帝朱厚熜(嘉靖皇帝)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永陵的营建在世宗皇帝登基后的第十五年,系其在位时营建的“寿宫”。
但其卜选陵址却是在明嘉靖七年(年)皇后陈氏去世之时,大约经过7—11年的经营,永陵营建大体告成。
与前七陵相较,永陵规模宏大,其规模仅次于长陵。
昭陵是明朝第十二帝穆宗庄皇帝朱载垕(年号隆庆)及其三个皇后的合葬墓。
昭陵陵园建筑面积为平方米,松柏参天,殿宇辉煌,气势恢弘。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万历皇帝)及其两个皇后的陵墓。
该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年)。
明庆陵,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陵内黄山寺二岭南麓,是明朝第十四帝光宗贞皇帝朱常洛(在位29天,最短皇帝)和皇后郭氏、王氏、刘氏的合葬陵寝。
庆陵的地下玄宫自天启元年(年)三月定穴营建,七月二十九日合龙门,历时四个月。
到天启六年(年)地面建筑完工,共用时六年。
明德陵,位于潭峪岭西麓,是明朝第十五帝熹宗皇帝朱由校(木工皇帝)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5)
思陵,十三陵最后一座陵墓,也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检,也就是崇祯皇帝的陵墓。
明思陵,位于陵区西南隅的鹿马山(又名锦屏山或锦壁山)南麓,是明朝最后一帝朱由检(崇祯皇帝)及皇后周氏、皇贵妃田氏的合葬陵墓。
其实,最早这座陵墓是皇贵妃田氏的妃子坟,但崇祯皇帝煤山自缢,上吊之后,没有后人修陵墓,只好把他葬到了生前妃子的坟里。
顺治五年,清朝为收买人心,营建了地上园寝建筑,方才改称了思陵。
此外,在崇祯皇帝的思陵旁,有一座太监墓,曾令考古学家一头雾水。
按照明代礼制,太监根本没有资格入葬皇帝陵区。
后来发现太监墓的墓主人为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他在李自成率军攻进北京后与崇祯一起在煤山(景山)自缢身亡。
清朝取代明朝后,康熙皇帝为表彰他“殉难从死”的忠君行为,将其葬于思陵旁。
资料来源:明十三陵
感谢您读到这篇内容,写得不好,请您见谅,如果有一点小小的感兴趣,麻烦您点个赞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