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解读王维辋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王维王维四十多岁的时候,在京城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建了辋川别业,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和好友裴迪经常在辋川河上泛舟,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留下了许多相互唱酬之作,这首《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就是其中的名篇。
裴迪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人之一,颇有才华,当过一段张九龄的幕僚,后仕途失意,隐居在终南山,与王维结成好友。
辋川风光“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寒山,寒冷的山,引申为秋天的山。例如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一句,也是指秋天的山。苍翠,青绿色,墨绿色。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山色在薄暮时分慢慢变成了墨绿色,秋天的辋川河日日缓缓流淌。
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少“炼字”的经典桥段,比如贾岛的“推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王摩诘这种一流的大诗人自然也“炼字”高手。前两句中的“转”、“日”就用得极为精妙:“转苍翠”,把黄昏时分的山色随着逐渐暗淡的光线慢慢变深的过程写得一下子活了起来,可谓是静中有动;“日潺湲”,就是年年如此,日日如此,日夜不停的缓缓流动,因其恒久不变,倒有了几分相对静止之感。远处青山叠翠,辋川河潺潺流淌,有山有水,色彩鲜明,有动有静,有声音,只用了十个字,就将山中秋景描绘得静谧生动,恬淡动人。
辋川河“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柴门,指的是用树枝结成的栅栏门;暮蝉,指的是秋后的蝉。倚着木杖站立在柴门之外,微凉的秋风送来秋蝉的吟唱之声。
王维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四十多岁,正值壮年,应该不至于“依杖”,为什么还要这么写呢?柴门,带有田园之风;倚杖,表现意态之安详;蝉被古人认为吸风引露而存活,所以具高洁之性,以上这些意象集合在一起,就是为了表现隐士范儿,就是他向往的生活,就是为了模仿他的偶像陶渊明先生,按当下流行的说法,向陶渊明先生致敬!
秋天的寒山既然是致敬,那么仅模仿外形是不够的,怎么也得抄点儿陶渊明的诗文,才算是完整的致敬。可见当今文艺圈儿的“致敬”,是有传承的。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渡头就是渡口;墟里,并不是废墟里的意思,而是指村落;孤烟,因为是黄昏了,所以是村子里升起的炊烟。为什么说“孤烟”呢?因为是村子里升起的第一缕炊烟。这两句诗的意思就是:渡口只余下落日照耀着这一片空旷寥落,村子里升起了第一缕炊烟。
渡头余落日诗的首联写的是山里的远景,颈联写的就是原野上的近景。渡头在水边,村子在陆地;落日是自然景观,炊烟是人文景观,王维选取这些景物也是很具匠心的。“墟里上孤烟”很明显是从陶渊明“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转化而来的。陶渊明的“依依”两字是拟人化的写法,炊烟盘旋缭绕,缓缓上升,似有依依不舍之态;王维的“上”字则是白描手法,这个秋天的傍晚,虽然有风,但一定是微风,所以吹不散那一缕炊烟,任它袅袅升到了半空之中。
山村炊烟“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一联,用字直白简练,但意境空灵,韵味无穷,为历代评论家所称道。“渡头余落日”,不直写渡口的空寂,而写只“余”下了一轮落日,不仅显得空旷而且引人愁思,“余”字还精确的描绘出落日即将贴近河面那一刻的形态。“墟里上孤烟”,村子升起炊烟的那一刻,总是引人遐思的,或是思乡之情,或是怀念似水年华,又或是安详宁静。“上”字不仅写出了炊烟上升的悠然,还显示出已经升到一定的高度了。
这两句诗,王维在向陶渊明致敬的同时,再次秀了一把“炼字”功夫。致敬到此完成了吗?还没有,我们看最后两句。
柳树“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接舆,是春秋时期楚国人,名陆通字接舆,佯狂避世,不愿出仕。这位老先生在孔子周游到楚国的时候,迎着孔子的马车狂歌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五柳,是一个典故,陶渊明家门前有五棵柳树,所以自称“五柳先生”。(如果是五棵松树,那就是“五松先生”了。)在这里把裴迪比为接舆,而王维以陶渊明自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再次碰到裴迪这个接舆一样的狂人喝醉了,来到如同五柳先生的我面前狂歌。
王维把裴迪喻为高蹈出世的隐士接舆,一方面形象的写出了他醉后狂歌的形态,一方面暗含赞许之意。至于裴迪狂歌的内容是什么,已无从考证,但肯定不是阳春白雪的高雅歌曲,因为那不适合醉后“狂歌”。如果读到这篇文章的朋友有一天穿越到了大唐时代的辋川别业,请一定教会裴迪这几首特别适合酒后狂歌的曲子:《一无所有》、《伤不起》、《忐忑》……
秋蝉这首诗通常被评论家们认为是描写了辋川的秋天美景,闲散生活,真挚友情,抒写了诗人悠然自得的隐居之乐。对于这种说法,我个人实在是不敢苟同。
先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王维隐居的直接原因有两个:第一,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王维早在开元九年(公元年)进士及第,任太乐丞,不久就因“伶人舞黄狮子”一案受累,被贬到偏远的济州当了个九品看粮库的小官。在穷乡僻壤之地熬了五年,弃官返回长安,就一直赋闲在家将近九年。开元二十二年(公元年),王维向张九龄献诗求汲引。公元年,张九龄提拔王维为右拾遗。然而好景不长,王维刚找到的靠山张九龄年罢相,大唐帝国正式进入奸相李林甫当政时期,此时的皇帝唐玄宗耽于享乐,宰相李林甫嫉贤妒能,朝政败坏。从到年,整整十五年,王维从意气风发的青年渐渐变成了意志消沉的中年大叔。
蓝田村落第二,家庭生活上的重大打击。公元年,王维的结发妻子因难产病逝。中年丧妻本就是人生三大不幸之一,而丧妻的原因竟然还是最让男人无法承受的难产,这个打击实在是太沉重了,王维此后终生未娶。
王维性格柔弱,早年向道,中年之后半官半隐,吃斋念佛。隐居,学佛其实是他自我排解,自我疗伤的手段,他的内心是极为痛苦绝望的。这种心境,在《鹿柴》一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终南山当然,仅凭创作背景来断定这首诗是不快乐的,证据仍然不足。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诗中出现的意象:寒山,秋水,落日,孤烟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都带有几分寒冷、孤独的感情色彩。在这些景物构成的山水田园画面之中,一个倚杖的老人,在微凉的秋风之中,听着“暮蝉”的吟唱。请注意,暮蝉(秋蝉)在古诗词中出现的频率极高,但都是凄凉哀伤的。因为秋蝉时日无多,蝉鸣微弱如泣,故称“蝉泣”。正当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个怀才不遇,以酒浇愁的裴迪醉后狂歌。那是狂歌当哭啊。
所以,透过表面的闲散恬淡,悠然自得,我们应该能解读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惆怅与伤感,忧郁与惘然。
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