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首王维诗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词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赏析:山中的芙蓉花自开自落,身边没有一个人在场,自顾自地开了又谢,谢了又开。我们常常为别人活着,如果有一天,这片天地间只有你自己一个人,你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活?

中年之后的王维有一点不得已的领悟,安史之乱之后,他从云端跌落谷底,他已经没办法活在众人的目光里,于是,他开始自开自落,去追求自己生命的完成,不再为了别人而存在。

二是说破我执。整首诗里都隐去了作为主体的人,他从自然的角度去看自然,把”我“隐去。而人的所有名利、痛苦、哀伤,都是因为有一个“我”存在。“我”隐去之后,山便是山,水还是水,人与自然物我两忘,不分彼此。主观与客观合二为一,从而心地澄明,无尘无垢。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赏析:人清闲下来,看空旷山林中的桂花树,在寂静的春山中飘落几片花瓣。明月穿破云层,月光洒满山涧,惊醒枝头栖息的小鸟。几声清脆的鸟鸣回荡在山涧之中。

诗人远离尘嚣,心中万事不萦于怀,心中澄澈如空潭,虚静如空谷。正是因为心中极静,所以才能捕捉到大千世界最细微的变动。心中越静,这样的变动就显得越剧烈,而“惊”和“鸣”这两字,又在动中写出了极静。所以后世有人评价,“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赏析:表面是写寻访古寺,实则是在写作者参禅悟道的心路。不知古寺在何处,便是写不能参透禅机,正迷茫处,山中传来的钟声一下让参禅者了悟,路在何处已不言而喻。

而人在去寺庙的路上,看到泉水咽而不响。日光冷而不热,石肃穆,松冷寂。人走到寺庙外面安禅的时候,内心的一切杂念早已消除殆尽,如潭水般清明澄澈。(毒龙:心中杂念)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赏析:“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联最为著名,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的时候,就坐下来看云。表现的是作者任运随缘的无心行为,同时还暗喻着绝路之时,处处可悟的参禅方式。

由于这首诗意味深长的禅趣是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不离感性又超越感性,因而格外空灵蕴藉,令人涵泳不尽。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赏析:黄昏时分,诗人独自坐在空山密林中,一切人间的喧闹都消失在这无边的空寂之中。

“人语”在空山无人的背景里若真若幻,跫然而响,杳然而逝,傍晚时分,黄昏的太阳穿过层层密林,微淡的光彩闪烁明灭,照在青苔之上。

而这些声响光影,不过都是不可捉摸、转瞬即逝的幻觉,当人语的回响沉寂于空山之后,当返影的光彩消融于青苔之上,一切又归于静止和寂灭,这才是永恒。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赏析:幽幽竹林,冷冷七弦,弹琴长啸,明月相伴。深林弹琴无人知晓,也无需人知晓,作者弹琴不是为了表演,去取悦观众,而是愉悦自己。

自己的孤独无人知晓也不介意,因为诗人的精神可与天地相通,这山间的明月,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是朋友。远离人世间的纷纷扰扰,向明月、山河出走。

《酬张少府》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赏析:晚年不太关心世事,喜欢清静。仕途不顺回归山林,面对清风明月弹琴自乐。你若是要问生命里的绝望和通达,不如去听听渔人的歌声吧。

真正的智慧并不在深奥的章句之中,也不在大师的言语之中,无关哲学,也无关宗教,就在民间,在普普通通的生活里,在这些打鱼渔夫的歌声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38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