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山东艺术学院
3月1日清晨,雪已经停了,久等了几个月的雪景终于可以拍摄了,尽管空中的雾气比较大,但我深知,打了春的雪狗都赶不上,即说它融化的特别快,机会难得,我赶忙叫醒舍友一起去照雪景。8点30分,我们两人来到山艺后山想拍一下枝上落满积雪的山枣树,突然我发现山枣树旁影影绰绰有几个像山羊一样灰褐色的动物正在雪地里寻找吃的,由于这是校园内部,外有铁栅栏,羊群是不会进入的,我立刻意识到这是鹿。于是赶紧叫着舍友向前一探究竟。我们费力地爬上一个高岗,前面果然看到一群小鹿。鹿群发现我们立刻向灌木丛后面跑,一头高大的雄性头鹿在我们面前横向跑来跑去,以掩护鹿群撤退,其余的鹿非常训练有素地从一处铁栅栏的空洞中撤退到后山上,若不是满地积雪它们的毛色可以和周围的环境完美的融为一体,肉眼很难辨别出来。我当然知道头鹿的这种逃生技巧,根本就不去管它,径直向栅栏洞口走去,即想看看山上的鹿群,更想拍几张鹿的照片。
众鹿在山上的一颗柏树下汇合,焦急地等待着头鹿的归来,头鹿见众鹿都跑到山上,自己才从容不迫地向山上的鹿群奔去。我们也赶紧穿过栅栏向鹿群靠近,通过相机的取景框,我清楚地看到这是一个小鹿群,共有6只,头鹿是一头长有双角的成年公鹿,其余5头无角,应是母鹿或小鹿,应该是一家。可能是由于济南已连续几个月的天气干旱,加上这两天连续降雪,于是它们来到校园找吃的。这群鹿不就是怎么怕人,但总是和我们保持50米的距离,山上的雾气比较大,不太容易看清鹿的细部,尽管拍了许多张照片,因为距离和雾的原因清晰度不算高,但照片上朦胧雾中的鹿群也别有一番风趣。
我尽管多次见过鹿,但在野外环境中见到鹿群这还是第一次,因而异常兴奋。估计鹿也知道我们没什么恶意,它们立在山上好奇的看着我们,在云雾中仿佛是下凡的仙子,充满着灵气。头鹿警惕的站在鹿群上面凝视着我们,纯洁而高贵,一副神态自若的模样,颇有大将风范,尽显一家之主的威严和责任感。我们就这样相互凝视了十几分钟,为我们近距离观察它们提供了绝佳机会。鹿身有1.5米那么高,头部和背部灰褐色,屁股后面是白色,毛色光亮如缎,身材修长健美,充满着灵性,和在动物园中以及鹿场中见到的鹿完全不一样,让我不禁赞叹这真是人间的精灵。
此情此景让我立刻想起五代名画《丹枫呦鹿图》中所描绘的场景,画中的小鹿和今日见到的小鹿姿态、毛色几乎一模一样,仿佛画面的再现。
鹿自古以来就被看成是一种动物中的神灵,古籍记载远古最早的北方之神就是鹿的形象,后来才被玄武取代。汉代贵族们追求得道成仙,往往死后会陪葬鹿,以求灵魂能够乘鹿升天。鹿在中国也是长寿的象征,“鹿”与“禄”同音,因此鹿又有福气或官俸的寓意。
由于鹿茸、鹿血等都是名贵的中药材,所以现在自然界中野生鹿群几乎被猎杀殆尽,能够在野外看到小鹿真可谓幸运。据说几年前长清一养鹿场跑出几只鹿,最终它们逃入山林,进而繁衍生息,我见到的这群小鹿可能就由此而来,只不过它们已完全野化,适应了当地的环境。
《诗经》小雅《鹿鸣》中的描绘:“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让人感受到主宾之间营造的那种祥和、热烈、欢快的气氛,鹿鸣之声与琴瑟之音也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呼应。鹿群常出没于山艺校园,呦呦的鹿鸣多么的让人神往,祝愿它们能与山艺永远相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