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产玉的玉林,玉到底在哪里

玉林的母亲河南流江发源于大容山,向南直入大海;另一条主要河流北流河,发源于云开大山,向北贯通西江。南流江和北流河,使玉林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连接点。早在唐宋时期,“盐利所在,舟车之会,巨商富贾于此聚居”,玉林便成为了商贸重镇。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历史源远流长,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独特,自然风光秀丽,分布着真武阁、谢鲁山庄、民国将军故居群、杨贵妃故里、王力故居等多处名胜古迹,拥有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4A级景区11个,有大容山、六万山、都峤山、鹿峰山等一批生态养生旅游景区,可谓“岭南美玉,胜景如林”。

今天,我们就谈古论今,说一说玉林的“玉”在哪里,“美玉”在哪里。

秦始皇嬴政并吞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一统中原之后,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建立了一套自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前年,遣50万大军“南取百越之地”统一岭南,设置桂林、南海、象郡三个郡,今天的广西大部属桂林郡,少部属象郡。《旧唐书地理志》中记载道:“江源多桂,不生杂木,故秦时立为桂林郡也。”

秦时所立的桂林郡郡治在布山县。这个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布山治所,一说在现桂平市西南古城,一说在现港北区政府旧址,但在今贵港境内毫无争议。

秦朝末期,代行南海郡尉赵佗乘天下大乱之际,封关绝道,击并桂林郡、象郡割据岭南,自立南越国。元鼎六年(前年),汉武帝派路博德率军南下平乱,次年夺取南越国。东汉时期,在岭南设置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9郡。其中在今天广西地区境内有苍梧、郁林、合浦3郡。苍梧郡领广信、谢沐、高要、封阳、临贺、端溪、冯乘、富川、荔浦、猛陵十县,郡治在广信;林郡辖布山、安广、阿林、广都、中留、桂林、谭中、临尘、定周、领方、增食、雍鸡等县。郡治仍为布山县;合浦郡统合浦、徐闻、高琮、临允、朱卢,郡治合浦。

今天玉林市的兴业县属郁林郡,而玉州区、福绵区、容县、北流市、陆川县、博白县则属合浦郡。

说到这里,忽然想起玉林旧称鬱林,有点懵圈,让我们一起查阅一下《新华字典》:鬱,简体字:郁,拼音:yù,部首:鬯部,外笔画:19,总笔画:29。呵呵,明白了——=郁,鬱林=郁林。想想也是,如果没有简化字体的话,这29个笔画的“鬱”字估计要难倒不少老百姓呀。

赤壁之战后,逐渐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今玉林市境为吴国属地。黄武五年(年),郁林郡隶属广州。凤凰三年(年),析郁林郡之东北部复置桂林郡,郡治之所设于武安(今来宾象州县境)。大兴元年(年)析地置晋兴郡。隋开皇年间(–年)废郁林郡,后复置,统属广州,领郁林、郁平、领方、阿林、石南、桂平、马度、安成、宁浦、乐山、岭山、宣化12县。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李渊起兵建立唐朝,唐太宗即位开创了道府建制,将天下分为10道,府以下为州、县,今广西大部地域归属岭南道的桂州、容州、邕州三管节制。贞观元年(年),唐太宗颁令各州县以所在地之名山大川命名,于是就有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地名,如容州、龚州、浔州、郁林州、平琴州、绣州等等,有些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如梧州、柳州、贺州、钦州等,至贞观十四年(年),全国共设州(府),在这期间地名变化甚多,如郁林的义州、智州和牢州。

唐天宝元年(年)、郁林州改置郁林郡,治所兴业县蒲塘镇、洛阳乡一带,领石南、兴德、郁平、兴业、潭栗5县。乾元元年(年)复置郁林州,五代十国迁移今贵港市港南区东津镇郁江南岸,宋朝初年迁移今兴业县石南镇(古州肚),至道二年(年)迁移南流县(今玉州区),并建州城于南流江畔。至今已有年的历史,这就是称玉林为“千年古州”的由来。

因此,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年)设立郁林郡算起,从布山到石南,又到郁江江畔再到南流江边,历经千年变迁之后,“郁林”这个名字终于戴到玉林的头上。

“千州万州不如鬱林州”。事实上,玉林并没有出产玉,更没有什么美玉,反而嫌“鬱林”的“鬱”字笔画多、难记,为图快速方便就写成与当地方言同音的“郁”字,写成“郁林”,但多为约定成俗,流行于民间而已,并未得到官方认可。

年1月28日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郁”即为“鬱”的简体字,但文人墨客并不看好“郁”字,却对与“鬱”字普通话同音的“玉”字情有独钟,认为寓意更好,更愿意把郁林写成玉林。最终书写压倒口语,普通话压倒方言,年3月30日,国务院批准,郁林县更名为玉林县。

玉林,终于由此而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玉林,现为广西14个地级市之一,下辖北流市、容县、陆川县、博白县、兴业县、玉州区、福绵区7个县(市、区)和玉东新区,总面积1.28万平方公里,年底总人口.97万人。玉林是全国改革发展试点城市,全国九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之一,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成员城市,是广西最大、全国著名的侨乡。

读到这里,玉林经历了从鬱林到郁林、再到玉林的变迁,这“鬱”和“郁”,乃是茂盛的意思,这“鬱林”和“郁林”,乃指是林木多而繁盛的地方,与“玉”并没有什么关系。

说玉林没有“玉”,好像也不对,多年的郡治历史,多年的古州历史,这不正是玉林的“玉”吗?独特的岭南文化、侨乡文化、客家文化、玉商文化,这不正是玉林的“玉”吗?“敢为先、善创业、尚包容、重务实”的玉林精神……

这,不正是玉林的“玉”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87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