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卦六五爻贞疾,恒不死解析生于忧患
六五:贞疾,恒不死。
五爻阴爻:天子无逸,长存忧患之心,则可保天下常兴不失。
贞:定、固;为“从一不变、固定”,义为“定于…状态不变、固守…状态”,详见《弄懂《易经》的“贞”字义,才能读懂《周易》自身的本义和内涵》。
五爻是天位,天子之爻;爻辞讲的是天子在“豫”卦中的行为处事。
理解本爻内涵,可与谦卦“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豫卦“初六:鸣豫,凶。”相互结合印证着来理解。
理解爻辞的关键在于理解:何为“疾”,何为“贞疾”?
释“疾”
疾:甲骨文由表示人的“大”和表示箭的“矢”组成,一只箭正好射中一个人的腋下,即一个人被箭射伤;会意“疾”初义为“箭伤”或“外伤”或“伤痛”等,由此再引申为“病、疾病”。
春秋战国时期,“疾”字中的“人”形被换成“疒”;“疒”为“病”的初文,变作“疾”,进一步会意由箭伤引起的疾病。
“疾”的本义应为“伤”,进而引申出“疾病”义;“疾”的引申义还有“快”、“急速”、“痛苦”、“祸害”、“缺点”、“疾苦”、“憎恶”、“担忧”、“忧患”等。
疾:忧虑、忧患、担忧、忧、患。
《论语·卫灵公篇》“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疾:忧虑、担忧、忧患、忧、患。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君子之处世,疾名德之不章。”;疾:忧虑、担忧、忧患、忧、患。
《庄子·外篇·田子方》“草食之兽,不疾易薮;水生之虫,不疾易水。”;疾:忧虑、担忧。
东晋-袁宏《后汉纪·孝顺皇帝纪·下》:“商疾边吏失和,使羌戎不静。”;疾:忧虑、担忧。
何为“贞疾”?
“贞”为“定、固、从一不变、固定”;“贞疾”为“固疾”、“常疾”。现今一般将“疾”解为“疾病”;“贞疾”为“顽疾”、“固疾”、“常疾”,是久病不愈之义;我认为这种解析是错误的,谬之大矣。
我认为“疾”即“不豫”,“不豫”即“忧”、“忧劳”、“忧患”;“贞疾”即“常忧”、“常忧劳”、“常忧患”。
爻辞“六五:贞疾,恒不死。”的意涵、内涵,概括讲:便是《尚书》中的一个词语,《孟子》中的一句话,一句俗语,《左传》中的一个事件,一首《唐诗》。
《尚书·周书·金縢》“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尚书·周书·顾命》“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王曰:呜呼!疾大渐,惟几,病日臻。”
《说文解字》“悆:《周书》曰「有疾不悆。」”;清-桂馥《说文解字义证》“悆:《周书》曰:有疾不悆者,金縢文,彼云:王有疾,弗豫;传云:武王有疾,不悦豫。顾命云「王有疾,不怿。」;怿,悦也;故,不豫为不悦豫也。”
(PS:尚书内容详见《卦十六豫:卦名解析;帛书作“餘”,楚竹简作“余”;安也;乐也》)
由《尚书》可知:“疾”即“弗豫”、“不悆”、“不怿”;“豫”也作“悆”。豫卦的内涵为“安逸、舒适、安乐”;“疾”为“不豫”,为“不安逸、不安乐”,即“忧、忧劳、忧患”义;“贞疾”即为“常忧、常忧劳、常忧患”义。
俗语讲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忧”即“疾”,“长忧”即“贞疾”。以此用以理解爻辞中的“贞疾”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孟子曰: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列传·伶官传第二十五》“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以理解爻辞“贞疾,恒不死。”。“贞疾”即“贞不豫”,常忧、常忧劳、常忧患之义。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孟孙恶臧孙,季孙爱之。……己卯,孟孙卒。……其御曰:「孟孙之恶子也,而哀如是。季孙若死,其若之何?」;臧孙曰:「季孙之爱我,疾疢也。孟孙之恶我,药石也。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犹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孟孙死,吾亡无日矣。」。……乙亥,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奔邾。”
大意为:孟庄子讨厌臧孙纥,但季武子喜欢他。……臧孙纥的御者说:“孟庄子这么讨厌你,你却哭的这么伤心。季武子如果死了,你又该悲哀成什么样子呢?”臧孙纥说:“季武子喜欢我,这是没有痛苦的疾病。孟庄子讨厌我,这是治我病的药石。没有痛苦的疾病不如使人痛苦的药石。药石虽苦却能使我存活下去,疾病虽没有痛苦,但它的毒害却太多。孟庄子死了,我离灭亡的日子也不远了。”……十月初七,臧孙纥砍断鹿门的门栓逃亡到邾国。PS:鲁国臧孙纥奔邾事件,体现的便是“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唐-周昙《春秋战国门·臧孙》“诸孟憎吾似犬狞,贤臧哭孟倍伤情。季孙爱我如甘疾,疾足亡身药故宁。”
“鲁国臧孙纥、孟庄子、季武子之间的关系”、“美疢不如恶石”、“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用以理解爻辞“贞疾,恒不死”。
综上,爻辞“六五:贞疾,恒不死。”体现的是《尚书·周书·无逸》中“君子所,其无逸”思想。
爻辞“六五:贞疾,恒不死。”除了体现有“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思想外,还有另一重思想“以民为本;忧民之忧,则其身无忧”。
疾:痛苦、困苦、忧患;疾苦:人民生活中的困苦、痛苦。
《管子·小问》“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疾:痛苦、困苦、忧患。
《史记·七十列传·滑稽列传》“豹往到鄴,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疾:痛苦、困苦、忧患。
东汉-荀悦《汉纪·孝宣皇帝纪一》“荡涤烦文,除民疾苦。”;疾:痛苦、困苦、忧患。
爻辞“六五:贞疾,恒不死。”体现的“忧民之忧,则其身无忧”思想:
《管子·小问》“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夫牧民不知其疾则民疾,不忧以德则民多怨。」”
大意为:齐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凡治理人民,必须先知道人民生活中的困苦、忧患,再厚施德惠。……治理人民,不知民间疾苦则人民憎恨,不厚施德惠则人民多怨。
《文子·卷二·精诚》“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故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老子·德经·第三十九章》“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毂。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
综上,“贞疾”体现有两重思想:一是,“疾”为“不豫”,即忧劳、忧患;“贞疾”为时刻保持忧劳、忧患;如此才能“恒不死”。此为“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思想。
二是,“疾”为“疾苦”,即人民生活中的困苦、痛苦;“贞疾”为时刻关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