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静谧人生的追求,佛性禅心的艺术展现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王维《辛夷坞》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王维的诗绘出一幅幅美妙静谧的画卷,他眼中的景色仿佛带着禅意,青山空灵,芙蓉默然,桂花轻轻飘落,鸟儿的歌声在春天里破净而出。这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丽而寂静,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滞,心中的喧嚣被洗涤得无影无踪。正如胡应麟在《诗薇》中所述,王维的诗让人“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黄周星在《唐诗快》中也赞叹道:“声律之中,有此妙诠。”

这种永恒的寂静,源自于王维内心深处的佛性禅心。他的诗篇,宛如一幅幅山水画卷,将自然与心灵的和谐共融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一首诗都像是一次灵魂的洗涤,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宁静、平和与内心的宁静。王维的诗,是他在世俗中寻找宁静的独特方式,也是他将佛性禅心融入生活的魅力展现。

王维(年—年,一说年—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精通佛学,有“诗佛”之称,擅诗文、书画、音乐,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从小就展现出天赋异禀,十几岁就赴京应试。虽然落第,但他的才情和风度却深深打动了当时的名流显贵,他频频出入于宁王和歧王的府邸,被王爷们尊为师友。二十岁那年,他在玉真公主的宴会上怀抱琵琶,演奏《郁轮袍》,深得公主赏识。

及第之后,王维被封为太乐丞,负责培养宫廷乐队的伶人。尽管他知道舞黄狮子节目是专为皇帝演出的,但他还是因伶人私下表演而受到牵连,被贬出京,远赴山东济州,成为管理粮仓的九品小官。这个芝麻小官的职务一做就是四年,王维终于心生厌倦,离开济州,在淇上住了两年。

随后,他再次赴长安,但在长安的八年里,他并没有得到什么实授的官职。这时的王维,开始对隐逸的生活产生向往,于是他找到荐福寺道光禅师学习佛法。在这个清静之地,王维找到了自己的内心平静,也开始了他的人生新篇章。

在这期间,他结识了诗人孟浩然。孟浩然在开元十六年(年)赴长安应试,落第后滞留长安,第二年冬返回襄阳,王维作诗送别,诗云:“杜门不欲出,久与世情疏。以此为长策,劝君归旧庐。”劝孟浩然回乡隐居,不必辛辛苦苦地来长安举试求官。

少年高中,青年赋闲,仕途骞蹙,此时的王维对好友流露出消沉之意是情理之中。开元十七年,孟浩然到处游荡一圈之后又返回长安,故人重逢,免不了深夜长谈,突然唐玄宗未经通报来访,情急之下孟浩然钻到了床底。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并不生气,命出相见,孟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之句,玄宗龙颜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孟浩然从此无缘仕途。

在开元十九年,王维的妻子崔氏去世,他此后未再续娶,独自度过数十年。开元二十二年,他隐居于嵩山,向密宗的温古上人、乘如禅师问道。次年,他受到丞相张九龄的赏识,出任右拾遗。然而,几年后,张九龄罢相,李林甫独揽大权,朝政是非纷扰,王维深感惶恐,一心只想避世远祸,他给张九龄写信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年至年,王维如愿隐居于终南山,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年,他买下宋之问的蓝田辋川别墅,度过了宁静的时光。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王维被叛军捕获。为了避免任职,他假装身患瘩病,但安禄山对他十分看重,还是派人把他迎到洛阳,强迫他办公。

安禄山设宴款待众人,其中包括许多梨园弟子、教坊工人。王维听到乐声,悲痛不已,偷偷作诗表达自己的心情。

战乱平息后,王维因在乱中曾写过思慕天子的诗而免于死刑,仅被贬官。后来,他迁任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再任给事中,最后转尚书右丞。

尽管王维的诗名盛于开元、天宝年间,但他内心深处却向往着山野碧水间和青灯古佛的日子。他的诗正是这种心境的体现。

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王维《叹白发》

据《旧唐书》记载,王维“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此时的王维俨然是一僧侣

王维的人生,犹如一幅华美的画卷,起初是多才多艺的少年英才,官至右丞,深受帝王亲厚。然而,他的内心却始终充满了郁郁寡欢,最终选择了遁入空门,过着清寂自苦的生活。尽管世人只看到他表面的荣耀,却无法体会到他内心的痛苦。王维的一生充满了曲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人生的追求和珍惜。他的伤心,更多地是源于他敏感内敛的性格。王维本质上一定是一个心地善良而洁身自好的人,但他并非勇敢而决绝的人。面对世间的纷扰和是非,他心中如同明镜,却在行动上总是显得犹豫不决。他的心灵敏感而行动力欠缺,这使他注定要在痛苦之中徘徊。然而,正是这种心灵的敏感和行动力欠缺,才使得王维的诗歌创作充满了独特的个性和情感。他的诗作不仅表达了他的内心世界,也成为了后人品味和解读他人生的一份珍贵记录。

日夕在太行,沉吟未能去。问君何以然?世网婴我故。

小妹日长成,兄弟未有娶。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

几回欲奋飞,踟蹰复相顾。孙登长啸台,松竹有遗处。

相去讵几许,故人在中路。爱染日已薄,禅寂日已固。

忽乎吾将行,宁俟岁云暮!

——王维《偶然作六首》(其三)

人情翻覆似波澜。王维早已“倦于仕途,厌于奉制”,俗世的生活令人倦怠,但似乎总有事情在羁绊着他,家长里短,姐弟情深,他沉吟徘徊,不能离去。由此观之,其实王维长情。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浓浓相思情愫,寄托于小小红豆,王维的相思离别就是这样,在对现实情景平易流畅的描写中,蕴含深沉婉约的绵绵情思。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王维《杂诗三首》

王维长情,体现在诗中,胜在感情真挚,语言明朗自然,天然去雕饰,具有淳朴深厚之美。王维长情,更体现在一个典故中,其胜在同情心。唐玄宗的大哥放弃了皇位,被封为宁王,他专心于享受生活,有数十名家妓,都是绝色美女。其中有一位原是宁王府边卖大饼的人的妻子,长得“纤白明晰”,宁王一见钟情,用钱财将她的丈夫打发掉,将她纳入府中,极度宠爱。过了一年多,宁王问她:“你还想不想你那做大饼的丈夫?”此女沉默不语。

当时,王维是这群文士中最年轻的一位,他挥笔写下一首《息夫人》的诗:“莫以今时宠,能忘昔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诗句中流露出的深深情感,让在座的人都感到惋惜。后来,宁王决定将这个女子还给她的丈夫。

这段经历让王维开始信奉佛教,试图在佛法中寻找内心的平静。进入佛门后,王维的心境和诗风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终南别业》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王维《酬张少府)

王维的诗歌与他的心灵相互呼应,形成了澄净的直觉观照,达到了色空俱寂的空灵之境。他的诗如画卷般美不胜收,以灵性的语言和生花的妙笔描绘出一幅幅传神之作,给人以宗教般的意境和深深的禅意。

他的山水诗重在着色取势,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辋川别业》),“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新晴野望》)。这些诗作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更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和深远。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的评价实在精当!王维的诗歌不仅有画,还有音律。最典型的莫过于《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远景近景,仰视俯视,冷色暖色,人声水声,层次丰富,远近相宜,动静相兼,声色俱佳,更多一层动感和音乐美。云水禅心,歌画入诗,王维的深情与伤心,确乎融于山水,消于空门!宗教,才是人心的良药,在王维身上得到了印证。

#王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28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