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苑与皇家的关系

鹿在古代被视为神物,不仅能够带来健康长寿,更代表着人们渴望幸福吉祥的愿望,对平民来说,鹿无疑是美好的象征,而对于皇家来说,设鹿苑可以说是一个传统了,鹿苑也成为皇家王权的象征。

说起来,我国自商朝起就有了带有王权象征的鹿苑,商纣王筑“大三里,高千尺”的鹿台就是最好的例子,史书记载:“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商纣王建造鹿台耗时七年,由此可见工程之大。地点应在今鹤壁市淇县城西十五里的太行山东麓,而如今,鹿台成为了华夏第一园林淇县“淇园”八景之一的“鹿台朝云”。鹿台遗址上的首台今存龙王庙和鹿台古碑、鹿台遗址(明代)“瞻彼淇澳”石匾。

后来唐朝时期的南诏王也建了养鹿场,地址在今云南大理的团山(当时团山叫息龙山),当时三五成群的马鹿在山上啮草,呦呦的鹿鸣远近可闻,有诗为证,“龙足鹿白昼三十五十,群行啮草”。南诏王族选择在这里养鹿是因为古代的洱海水域比现在宽广得多,可称得上“烟波浩淼”,团山曾经是洱海南端的一个小岛,山周围的海水是天然的栅栏,鹿群自然得到最有效的监护。然而世事沧桑,鹿场早已废弃,后人在团山建珠海楼,常有人来此游玩,可惜此楼于上世纪40年代末被毁。

不仅仅是南诏王,隋唐时期所建的上林苑也是皇家鹿苑。那时关中地区的鹿类资源仍然相当丰富,卢纶《早春归周至旧居却寄耿拾遗湋李校书端》诗就曾提到周至一带“野日初晴麦垅分,竹园相接鹿成群”,当时的文献中甚至不时还出现鹿类进入京城街市、太庙乃至直入皇宫殿门的记载,说明在隋唐时期的关中甚至长安城附近,鹿类的遇见率还相当高,其中的缘由与当时国家禁止畿内百姓的捕猎有直接关系。可尽管在当时民间猎鹿受到禁止,但皇帝和王公贵族却时常纵猎于荒郊旷野、射鹿娱乐,这些在当时的诗文中多有记颂。

宋代宋徽宗的鹿苑“养鹿数千头”,不光是我了观赏,同时也用作食用。

元、明、清三个朝代在今北京也都建有鹿苑。南囿秋风,是明清时代的“燕京十景”之一,南囿,说的就是位于北京城南的南苑,又叫南海子。明代大学士李东阳的《南苑秋风》诗写道:“秋随万马嘶空至,晓送千骑拂地来。落雁远惊云外浦,飞鹰欲下水边台。”古代写南苑诗中有提及南囿秋风观鹿台。

紫禁城鹿台位于御花园内,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

由此可见,在古代,鹿苑是皇室养鹿的地方,更是皇权和财富的象征,其实不仅在古代,直到现代鹿也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其养生价值,鹿身百宝,鹿产品是珍贵的中药养生药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00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