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与地主的故事

传说,在春秋时期,在胶东地区,曾经存在过一个小诸侯国,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们,靠种地为生,自给自足,国泰民安。

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一个人,偶然之中,捕到了一只雄鹿。他把鹿角锯下,那是一段鹿茸,他卖了一个好价钱,他把鹿肉和鹿皮,先后也卖掉,同样卖了一个好价钱,那人因此发了大财。

其他的人,眼看着卖鹿可以挣钱,开始尝试着上山打猎,主要以捕鹿为主,野生的鹿,渐渐地被猎杀,越来越少了。后来,有人尝试着,把种粮的土地,退耕还林,单独腾出来一片,改造成野草茂盛的天然草场,改建成一个人工打造的养鹿场。经过几年的试验,那个试验养鹿的人,挣了更多的钱。

养鹿人的街坊邻居,以及知道内情的若干人,纷纷地效仿着他,也把大片大片的良田,退耕还林,改建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人工养鹿场,一个一个的人,也借养鹿的机会,发了大财。以至于,几乎整个国家的人,都退耕还林,纷纷地养鹿,把所有的良田,改造成了人工养鹿场。家家户户的人们,依靠养鹿,手里有了钱。

人们大意的是,大家忽视了吃饭的问题。每逢粮食欠缺的时候,人们总是花费高价,从别的国家去购买。

人们错误地认为,只要兜里有了钱,还怕缺了那一口或者半口吃的?!久而久之,这个小国家的国库储粮,渐渐地变得空虚了,连家家户户,几乎都没有存粮了。

直到有一天,诸侯国之间起了战争,邻国断绝了与这个小国的买卖往来,这个小国家,终于闹起了粮荒。人们凭着手里的钱,买不到充饥的粮食。最后,这个小国家因为缺粮,发生了饥民哄抢,朝廷发生了内乱,邻国趁虚攻打,很轻松地占领了整个国家。由于退耕还林,放弃了种粮、储粮,这个胶东小国,落了个国破家亡的命运。

后来的统治者,吸取了小国灭亡的教训,一直鼓励农民种地种粮,做到家家有存粮,做到国家有储备。

接着,在统治者的鼓励与主持下,出现了专门管理者,专门负责土地的买卖、经营,这就是地主,自从有了专门的土地管理者,虽然历经朝代更迭,退耕还林、弃耕代猎的事情,却再也没有发生过,无论哪一个朝代,各级的地主,成为统治者不可缺少的力量……

随着岁月变迁,到了十九世纪中期,胶东地区出了一个有名的人物,大地主牟墨林。他本是栖霞人,由于头脑灵活,善于抓住机会,以低价购买土地,以廉价换取土地,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再把手里的土地,出租给别的农民,他从中获得丰厚的利息。因他长得面黑,在家里排行老二,当地人称他为“牟二黑”。

传说,牟二黑家的土地,遍及整个胶东地区。

人们口口相传,说着这么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个庄稼汉,他远路探亲,从外地走来,又饥又渴,实在饥渴难耐,正好路过牟二黑的门口,他敲响了牟家的院门,打算向牟二黑家,要一口饭充饥,要一口水解渴。

牟家的家人打算驱赶他,要赶走这个要饭要水的庄稼汉,碰巧的是,被牟二黑遇到,牟二黑制止了家人。牟二黑吩咐家人,拿出水壶,给他水喝;让家人准备一份干粮,给他饭吃;让这个庄稼汉,既吃饱了,又喝足了。

牟家的家人表示,他不理解牟二黑的做法,牟二黑开玩笑似地,拍了拍庄稼汉的肩膀,回头安慰他的家人,说道:“放心吧,人家吃了我牟家的饭,人家喝了我牟家的水,早晚还要还给我,他的大便和小便,都会留在我牟家的庄稼地!”

这句话,一字不漏地,被这个庄稼汉听去了。这个庄稼汉,也挺倔强的,心里暗暗下了决心,我就不信了,我一定憋着,把大小便都憋着,一定尿到别人家的地里,拉到别人家的地里,偏不拉到你牟二黑的地里,偏不尿到你牟二黑的地里。

离开了牟二黑家,他开始步行,走了大概有十几里地,庄稼汉想小便了。他左磨蹭着,他右磨蹭着,他紧赶着,他慢赶着,一直坚持着,向西又走,走了五六里路,终于,他打听了一下,已经出了栖霞,到了海阳地界了。他想,你牟二黑不就是栖霞的大地主吗?我在人家海阳地里小便,肯定不在你牟二黑的地。结果,他哗啦哗啦地,把小便撒完了,才向当地人一打听,还别说,那海阳的土地,也是人家牟二黑家的。

庄稼汉后悔莫及,决定继续憋着,坚持着不去大便,一定憋着把大便,拉到别人家的地里,他继续坚持着向西走,一路打听着土地的主人,一直都让他失望。这一路上,都是牟二黑的土地,直到出了海阳,到了莱阳的地界,他打听到的结果,仍然让他失望,这里的土地主人,依然是牟二黑!

庄稼汉的身体,越来越沉,他实在无法坚持,无法憋着不去大便了。他只好叹了一口气,乖乖地躲开行人,跑到人家牟二黑的地里,把那憋了一路的大便,扑通扑通地,全部拉到了牟二黑的地里……

其实,牟二黑并不像人们说的,那般贪财心黑。作为一方大地主,他持家有道,他节俭勤劳。

传说,莱阳赵格庄的宋二爷,是牟二黑的女婿。宋家的家境,与牟二黑家相比,确实太贫寒了,牟二黑有心帮自己的姑爷,他送给宋二爷两个银元宝,考验一下宋二爷的理财能力。结果,宋二爷没有经受得住考验,他从栖霞返回的路上,大手大脚,花了其中的一个大元宝,雇了一个人,让人家背着他,渡过了五龙河。他又花了另一个大元宝,置办了一桌好饭菜,让全家上上下下的人,改善了一下生活。宋二爷的举动,让牟二黑大失所望,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给过宋二爷任何钱财。

传说,牟二黑的小女儿,嫁到了莱阳梁好泊村,他看到自己的小外甥,在饭桌上剩饭剩菜,直接拍案而起,把他的小女儿和外甥,一同撵回了莱阳,直到小外甥改正了错误,知道节俭过日子了,他才准许他们上门……

牟二黑是胶东地区的大地主。在胶东的每一个乡村,自然的,各村都有各村的小地主,他们管理着本村的土地,把他出租给别人耕种,千方百计地让自己的土地,获得更多的收益。

那时候,各村之间,免不了会有摩擦。作为一村的地主,理所当然地,要代表本村的农民,去与其它村打交道,去斗智斗勇,去全力抗争。

上世纪二十年代,后瓦马村、小徐格庄村、彭格庄村,三个村里的地主,便领着各村的佃农,进行过一段有趣的斗争。

事情起因,在于小徐格庄村地主的贪心,他看中了五龙河边,后瓦马村的一片土地。他先是到后瓦马村,挨家挨户地登门拜访,与那土地的主人,进行交涉。他先逐个商议,遇到好说话的,谈妥价格后,便买了下来。

对那些不好说话,贵贱就是不卖的人家,小徐格庄村的地主,想出了歪招,他雇佣自己村的佃农,紧挨着人家的那块地,在五龙河的上游,筑起来一道堤坝,屯积了大量的河水,等到水漫上石坝时,立即开闸放水,把人家地里的泥土,冲刷得无影无踪,那块土地,简直成了光泥板,几乎颗粒无收。

对那些在大水冲刷下,仍然可以播种收获的土地,小徐格庄村的地主,又雇佣佃农们,背上绑着一条大麻袋,趁着夜深人静之时,在夏天,到麦地里用镰刀,偷偷地砍取金黄黄的麦穗;在秋天,到玉米地里,偷偷地掰取黑绒绒的棒子。

小徐格庄村的地主,用意很简单,他就是要让不卖给他土地的人家,没有办法正常地种地、收获,让他们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乖乖地服输,让他买下那块地,他看中的那块地……

后瓦马村的人,自然不甘心,不甘心受小徐格庄村的欺负。他们找自己村里的地主商议,后瓦马村的地主,是个有心计的人,他仔细考虑了一下,觉得单凭自己一个村的力量,难以战胜小徐格庄村的地主。他思考了几天,终于心生一计,决定“以其治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联系自己的儿女亲家,彭格庄村的地主,两个村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小徐格庄村的地主。

按照五龙河来说,彭格庄村在小徐格庄村的上游,后瓦马村在小徐格庄村的下游。后瓦马村与彭格庄村约定,同时动手挖沟,围绕着小徐格庄村的土地,各自挖断了经过彭格庄村、后瓦马村的田间小路,日夜派人看守,坚决不让小徐格庄村的种地人经过,让小徐格庄村地主家的地,无论是播种,还是收获,都是相当的困难。

尤其到了收获的季节,比如麦收时,小徐格庄村的地主,没办法白天收割,只好雇佣佃农们,背上绑着一条大麻袋,趁着夜深人静时,偷偷地通过彭格庄村、后瓦马村挖掘的壕沟,来到小徐格庄村的地里,一颗一颗地收割麦穗。

每年的这个时候,彭格庄村、后瓦马村都会派人监视,适当地放行,故意放走几个手脚利落,干活儿快的,让他们背着砍好的麦穗,返回小徐格庄村;却偏偏抓住几个,抓几个手脚不利落,干活儿慢的,故意扣下他们,让小徐格庄村的地主,好声好气地,分别上门央求他们……

几年下来,小徐格庄村的地主,实在受不了了,他最终妥协了,开口把被人家包围的土地,全部转手出卖,卖给了后瓦马村的地主。

后瓦马的地主,计高一筹,又转手买回,从那卖给小徐格庄村地主土地的农民手中,以大大高于原来卖出的价格,直接买了下来;他再次转手,以每年较低的租金,出租给了原来的土地主人,做到了:买卖双方,皆大欢喜。

那本来属于小徐格庄村地主的土地,一直由后瓦马村的地主,雇佣佃农耕种着,直到上世纪全国解放。

解放以后,后瓦马村的农民,真正当家做了主人,他们发扬了高风亮节,主动返送别村的土地,敲着锣,打着鼓,走亲戚一般,风风光光地,把以前属于小徐格庄村的土地,重新送还给了小徐格庄村。

(文中图片摘自网络,如有冒犯,联系必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68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