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鹿女泉沧海一粟古代志怪故事

鹿女泉佛经里记载有鹿女,而江北古迹中也有个鹿女泉。我曾去寻找,原来是口井,在一户人家的院子里。没有碑文标记,只是听垂钓老叟讲了鹿女泉的传说。据说五代时,这里是优钵罗庙,庙里的僧人叫大楞。他到处化缘,在庙里栽树种花,添置怪石假山,养鱼喂鸟。有个陕西客人又送他一头白色母鹿,说道:“这头鹿非常驯服,不忍心杀它,送给和尚,让它在你这寿终正寝吧。”和尚接受,把鹿放养在松树下。他念经的时候,母鹿也侧着耳朵倾听,很虔诚的样子。不久后有个福建僧人真悟来这里挂单。他相貌奇特,穿戴邋遢,和大楞和尚谈论佛经,非常说得来。只有一种见解真悟和大楞不同,他每次看到院子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就摆手说道:“应该远离这些东西。”大楞说:“如来虽然说万事皆空,但是也不反对生机,你看那些罗汉都骑着狮子大象等动物。”真悟说:“罗汉们已经成了正果,对一切都没了挂碍。虽然面对狮象龙虎,心里和没有狮象龙虎一样,所以才可以有狮象龙虎。而我们道行尚浅,自认为可以用这些东西培养禅心,却增添了执着烦恼。”大楞不置可否,真悟第二天离去。(这一段话流露了作者对禅心的理解,金刚经里如来曾问须菩提:“众生可以看到我庄严的身相吗?”须菩提说不能。如来说道:“你说得对,我的身相其实是没有的,只是起了个名字叫庄严的身相,如果把各种表象都看作非表象,那才是真正看到了如来。”意思是说万事皆空,连佛祖都可看作是不存在的假象。)两年后,母鹿肚子鼓胀,不爱行动,好像有了身孕。大楞和尚很惊讶,因为没有雄鹿,母鹿怎么会有孕呢?有一天,香风四溢,母鹿产下一个女婴。和尚怕人看到惹出麻烦,就把母鹿和女孩儿放到一个小房间里,隔绝去那里的通道,而在自己卧室的墙上凿出一个小门和鹿舍相通。悄悄买来衣物,糕饼,和母鹿共同抚养这个女婴。鹿女慢慢长大,从不啼哭,看到大楞和尚就咿咿呀呀,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和尚也把鹿女看作掌上明珠。有一天,母鹿生病了。它对着和尚前腿跪倒,作出磕头的样子,又对着鹿女嗅了多次,然后不眨眼地看着和尚。大楞和尚知道母鹿是托孤的意思,就点了点头。母鹿颓然死去。鹿女眼泪涟涟却没出声啼哭。和尚就在那个屋子里把母鹿埋葬,继续抚养鹿女。有人问起那头母鹿,他敷衍说逃走找不到了。转眼鹿女已经十三岁,期间也能领会佛经要义,也给和尚缝补衣衫。有一天,她对和尚说道:“我不是凡人,将来要去给王母做使者,不能天天呆在这黑暗的屋子里。”和尚说:“不可出去见人,恐怕会给我带来祸患,我有个三长两短,你以后依靠谁呢?”鹿女说道:“再办法会的时候,你让我出去,我自会向众人解释。”和尚还是不允许。又过了三年,鹿女十六岁了,出落成一个美丽少女。在沐佛节那天,庙里照例诵经忏悔,附近的闲人都来观看。和尚正在敲着磬读经,鹿女忽然走了出来。众人非常吃惊,无赖们大叫起来:“和尚屋里藏着女人!”一边喧哗一边上前殴打大楞和尚。鹿女喝一声“止”!无赖们就呆立像木雕泥塑。鹿女先对着佛像参拜,然后端坐对大家讲诉自己的由来。最后说了一首偈(佛经中类似诗歌的文学体裁):“众香国里来,众香国里去。但是有因缘,誓不随鬼去。井中一瓮水,清澈碧玻璃。哓哓作么生,一梦此时醒。”诵完纵身一跃,跳入井里。咕咚一声,水花溅出井口。众人大声呼救,却看到鹿女从墙外民家的一口井中冉冉升起,站在彩云里对着大楞和尚说声“珍重”。慢慢飞入云霄不见了。众人跪倒赞叹呼喊。和尚毁掉鹿女生活的房子,重新整理母鹿的坟墓,周围用栏杆护上,栽上兰花。后来母鹿坟上长出一朵紫色灵芝,大楞和尚吃了后心明眼亮。又过了十多年,来寺里打水的人络绎不绝,喝了这口井水的人都身轻体健。有一天,和尚在院子里赏花,走近井口,看了看自己水中的倒影,忽然笑着说:“咦?原来是这样呀!”接着沐浴更衣,当晚就坐在禅床上没了呼吸。出自《夜雨秋灯录》,也被《女聊斋》收集。摘录一段原文如下:佛经有鹿女,而江北古迹中亦有鹿女丹泉。尝访之,乃井也。在人家院宇中,亦无碑志可考。偶晤甓湖钓叟,云:五代时,此处为优钵罗庵,庵之僧名大楞,募化修饰,焚修其中。虽近市而幽寂若深山,环植名花,搘以怪石,供禅悦。朝夕手汲井中泉加灌溉,养盆鱼,哺笼鸟,已觉劳劳。一陕客更贻一白鹿雌者,曰:“此物极驯,不忍戕之,乞和尚收录法座下,或可被佛荫卜长生也。”僧亦受。其声呦呦,角觺觺,为松关点缀,善视之。旋一闽僧名真悟,貌权奇,衣邋遢,飞锡五台回,挂褡于庵,与楞语内典,参箭锋,颇首肯。惟睹花草动植,辄挥之以手曰:“速遣去!速遣去!”楞曰:“如来虽说空寂,然亦不禁生机,不然,则狮象龙虎其赘疣耶?”曰:“彼能空寂,则一切无挂碍,虽有狮象龙虎,如无狮象龙虎,始可有狮象龙虎。吾师道行浅薄,若径取生机,则为欲为爱魔障,恐些子尘化为无量苦也。”楞不语。明日,真掉臂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13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