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最安静的人,恰恰气场最强

文/北岛

-

比起与人打成一片,往往是保持安静更难。

生活中,很佩服这样一类人。

他们无论面对多么棘手的事,都能镇静面对;无论面对多么大的打击,都能冷静接受;无论面对多么麻烦的意外,都能理性处理。

每次见到这样的人,不由得想起《心术》中的一段话——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优秀的将领,一定要先修身养性,只有能做到不受情绪和意外控制,才有出众的控制力。

世间万事的道理,莫不如此。

看起来人群中最“安静”的人不善言谈,不够活跃,但和他们相处久了才知道,往往是这样的人,气场最“强”,原因很简单。

01.

安静则智慧生

古人云:“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有些时候,当一个人处理不好一件事时,可能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因为自己无法静心,慌张让自己失了方寸。

正如《山海情》中,有这样一段剧情。

村民们原本种蘑菇致富,可因为种蘑菇的人太多,导致价格不断降低,面对这样的结果,村民们格外慌乱。

慌乱下,他们根本想不到如何解决问题,只觉得以后的生活没了保障。

可面对这样的危机时,凌教授却安静不语,村民们看凌教授不说话,只以为他也没解决办法,殊不知,凌教授只是在想该如何解决。

现实生活中,和村民们一般,遇到事情就立刻慌乱的人不在少数,这是很多人下意识的正常反应。

但真正想解决危机时,最该避免的就是慌乱。

大脑在慌乱的过程中,只会重复“怎么办”这个问题,可如果自己愿意静下心来,一点点分析造成意外的原因,一点点寻找解决意外的方式,意外很容易解决。

而这样的人,因为总能提出最有用的解决方案,越是安静,越有力量,自然气场最强。

02.

安静则气势足

《三国演义》中,最令人深刻的计谋之一,莫过于诸葛亮的那一出“空城计”。

若是两军对冲,诸葛亮手下只有二千多名士兵,可司马懿却有15万大军,自然是无法胜利的。

可面对如此危机,诸葛亮却毫不慌乱,羽扇纶巾,在城楼上悠然弹琴,身旁只有两人护着。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看到这一幕后,立刻报告给司马懿,他们不信诸葛亮有能和自己抗衡的实力,却不敢赌诸葛亮真的没有这个实力,毕竟诸葛亮表现得太过冷静自然。

于是,诸葛亮毫不费力就成功避免了一次祸端,要说是什么起的作用,其实就是一个字——“静”。

可以说,安静是气势的助长剂。

如同一家公司里,倘若老板总是说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总是想一出是一出,那么他的话之后无人愿意去听,甚至是命令也觉得违背了没关系。

反而是那些不经常发脾气,不经常做决策的人,通常一句话就能起到关键性作用,这便是所谓的“在沉默中爆发”。

03.

安静则能力强

很同意周国平先生说过的一段话: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的宝藏。”

深以为然。

曾经的钱钟书,拥有不少崇拜者,尤其是在《围城》出版后,很多人慕名前来拜访钱钟书,可他能推掉的局总会推掉。

他的大半生,都用来和自己独处,看起来不够合群,但其实只是为了让自己内心更加澄明。

也是因为那些独处的时间,他不断精进自身,清楚自己该做什么样的事,想做什么样的事,又该如何做好,这才让自己成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不难想象,倘若钱钟书无法拒绝这些诱惑,流连于社交当中,他没有时间进行自我沉淀,也不可能有之后的成就。

人,先懂安静,而后才能逐渐变强。

就像学生时代,当一个学生总是坐不住,动不动就想碰手机、出门玩、上厕所的时候,他大多难有成就。

不是因为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他没给自己一定的沉淀时间。

04.

还记得毛遂自荐中的毛遂吗?

在平原君门下三年,他从不急于表现自己,一直精进自身,在找到最佳的表现时机后,这才大放光芒。

平原君也曾因为毛遂的没有名气而质疑他,可毛遂用能力证明了自己。

一代黑帮教父杜月笙曾说:

“一群人中,最安静的那个人往往是实力最强的人。”

真正有定力的强者,才不容易因为一点小事慌张;真正有目标的强者,才不会因为一点成就骄傲;因为有想法的强者,才不会轻易倾诉自己的心事。

因此,人群中气场最强的人,往往是那个懂得安静的人,只有先学会安静,人生才能有无限可能。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03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