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之北森林草原篇和谐共生澎湃在线
森林草原,不仅是人类活动的平台,更是野生动物的主要生存空间。
在全国动物地理区划中,河北省位于东北、蒙新、华北三大动物地理区域交界地带,各类动物在此交错混处,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多种陆生脊椎动物,约占全国的1/4。这里不仅是褐马鸡、金钱豹、黑嘴鸥、大鸨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重要繁殖栖息地,而且还是国际上重要的东亚候鸟迁徙通道。
人类之进,让一些野生动物退无可退。越来越多的人停下脚步,思考究竟该如何与野生动物分享生态空间、和谐共生。
丰宁坝上草原李杰摄
●天地精灵
金钱豹迷踪
猫盟及合作单位在太行山区拍摄到的华北豹宋大昭供图
6年多来,宋大昭始终没有停止寻找。
时间回溯到年4月30日,小五台山。
头一年一场暴雪留下的大部分积雪融化,道路恢复通行,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与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成员开始上山搜集资料。他们要回收此前设置的野外相机。
宋大昭是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创始人,他注意到,此时海拔米的山上依然覆盖有近一米厚的积雪,工作人员行走艰难。一番跋涉之后,他们只取回了2号监测点的一台红外触发相机。
就是这台相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他们打开相机卡查看时,赫然发现相机成功拍摄下一只金钱豹的身影,并且接连三张清晰图片,形成了行程完整的影像记录。
相机采集到的图片显示,年11月2日16时左右,一只金钱豹在相机前经过。图片中的成年金钱豹为华北亚种(简称华北豹),个体雄性,身长1.2米左右,体重约50千克,身体健康,状态良好。同时,在该区域,红外相机还拍摄到赤狐、豹猫、西伯利亚狍、斑羚、褐马鸡、雉鸡、勺鸡等多种野生动物。
宋大昭介绍,金钱豹华北亚种为珍稀濒危、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过去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均有分布,但现在只有山西省发现分布小规模种群,小五台山地区拍摄到金钱豹照片尚属首次。
此次发现,也为在最接近北京地区有大型猫科动物存在提供了直接证据,证实了小五台山是金钱豹栖息地之一。同时,金钱豹在小五台山地区的野生动物链中处于顶级位置,证明了小五台山生态系统有着完整的食物链。
为了进一步调查了解保护区内发现的金钱豹大致活动范围与生存环境状况,更为了日后更好保护,宋大昭与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决定再次上山。
年5月4日凌晨4点半左右,保护区工作人员与猫科联盟成员一同驱车前往金河口管理区。在管理区内的一个管护站吃过早饭,大家就起身上山。上午的大部分时间在赶路,基本没有什么发现。
中午11时5分左右,考察组到达第一个红外触发相机的位置,换好了内存卡后继续前行,之后在12点半和中午1点多又陆续取回第二台和第三台相机内的内存卡。安装第二台相机的位置就是上次拍摄到金钱豹的地方,考察组仔细勘察,做了详细记录。
考察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动物调查的工作人员王伟连,在一条小河沟边上发现了一些东西,考察组验看后发现是一张动物皮毛和一根腿骨。宋大昭估计,这是一只年幼的狍子,而且从腿骨的啃食情况来看,估计被吃的时间是在近期。之后他们在一处地方又发现了这只狍子的另外一些皮毛、内脏和头盖骨。
返回保护区驻地,考察组对内存卡的资料进行了整理,虽然照片和视频中没有再次出现金钱豹,但其中却记录下大量野猪、獾子、豹猫等动物活动的踪迹。
这表明,金钱豹食物来源有所保证,只要减少人为干预和破坏,金钱豹在小五台自然保护区内繁衍壮大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遗憾的是,此后数年,宋大昭以及小五台保护区设置的相机,再也没有拍到金钱豹的身影。
多年来,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生存带来巨大影响。
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吴跃峰教授介绍,在距今-年前的河北大地上,河北平原为亚热带气候,有大量犀牛和亚洲象。距今年左右,河北气候温暖湿润,植被以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植被为主,鼠、鹿、狍等动物种类依旧丰富。
直至周、秦、汉时期,河北区域的野生动物依然种类多、数量大。《史记》中“幽都之山,上有元鸟、元蛇、元豹、元虎……”反映了当时情况。
但此后岁月,河北的野生动物种类减少速度也骤然加快,从虎、豹之类的大型猫科动物分布上可见一斑。
唐代诗人李白52岁时游历至北京一带,在一篇五言诗中记述外出打猎能够“一射两虎穿”。而到了年,东陵猎获一只黑虎,已经成为名动全国的大事件。
在明清河北各地地方志记载中,金钱豹颇为常见,石家庄、邢台等平原地区都有豹分布。但到了近代,金钱豹的活动范围缩小到张承山区和太行山深山区。最近二三十年来,金钱豹的踪迹在河北更加神秘,鲜有现身。
这也成了宋大昭的执念——“带豹回家”。
年7月2日,北京,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办公室。
“年开始我就从北京山区寻找华北豹。刚开始信心满满,然而我们从怀柔、门头沟、房山等地的山里走了一大圈,装了一堆红外相机,信心慢慢变成了疑虑:北京是不是已经没有豹子了?”宋大昭回忆起自己寻豹之初的经历,“小五台山拍到豹子,给了我极大信心。”
历史上华北豹曾广泛分布于太行山区域。最近几十年,华北豹已从北京周边山地消失。
年4月,宋大昭发起“带豹回家”项目,以豹之名,修复生态:改善太行山环境,恢复生物多样性;重新连通被割裂的生态廊道,帮助华北豹避开盗猎者的戕害,让豹从山西、河北沿着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自然扩散,重回阔别十二年之久的北京老家,并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建立人与自然荒野的紧密联结。
宋大昭介绍,项目首期已经完成跨度长达公里的民间走访,调查太行山北段的华北豹种群分布现状并评估出扩散廊道。目前研究结果识别出5个华北豹的重要潜在栖息地,集中在林地较为集中的太行山区。
比如在山西和顺县西部,这一区域是研究区域内唯一确认拥有华北豹种群的栖息地。年至年,研究人员利用红外相机监测到一个华北豹种群,并确认华北豹在此繁殖。
由此向北,河北省内的内丘、临城、平山、阜平、涞源、蔚县、涿鹿等地,都是华北豹潜在栖息地。不过由于调查不足,还没有实体发现。
“华北豹喜欢在人类干扰度低、景观自然度高的地区栖息。坡度较缓的山地针阔叶混交林是它们最喜欢的地方。”宋大昭表示,猎物密集度是影响华北豹分布的关键因素。豹有广泛的食谱,包括啮齿类、兔类、鹿、羚羊、鸟类等。而猎物是否丰富,主要取决于森林植被的多样性。
“植树造林恢复生态功能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传统的造林观念需要改进,单一树种形成的纯林并不利于生物多样性恢复。”宋大昭举例说,比如单一的油松林,没有食草类动物的食物来源。而食草动物不够,以它们为食物的大型食肉动物就没有猎物资源。
8月16日凌晨,承德平泉市道虎沟乡上泉子村王友民家的羊圈内闯入一道黑影,沉睡的20多只羊被惊醒,四散躲避。早有防备的王友民母亲用手电筒照射羊圈,刺眼的白光让“来客”夺路而逃。
这并不是这位“不速之客”第一次闯进王友民家的羊圈。8月12日,它曾闯进羊圈后咬死一只母羊,并叼走了一只小羊。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冯利民查看了农户家的监控视频后,根据闯入动物的体型大小、尾巴形状和身上的斑纹,断定这是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北豹。
“这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宋大昭说,华北豹出现在承德东部,使得承德成为目前发现的华北豹的最北分布点。与此同时,燕山山脉再现华北豹,证明太行山、燕山一带生态环境正在加速好转,“也离我们‘带豹回家’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寻找猕猴
承德双塔山野生猕猴王海琦摄
年8月2日,兴隆县南天门村南山。
知了响亮且令人烦躁的叫声,越发让人感到天气酷热。
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范俊工,双肩包里背了满满一包储存卡、电池,以及够用一整天的水和干粮,有几十斤重。
今天,他和同学的任务是维护分布在山里的野外相机,更换内存卡和电池。这样的野外维护作业,每3个月要进行一次。
范俊工将一把宽刃砍刀仔细收好,把厚厚的绑腿紧了紧,顺手捡起一根树枝,充当登山杖。
“这里毗邻六里坪国家森林公园,六里坪同时也是省级猕猴自然保护区。”范俊工告诉笔者,学院的团队一直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