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安全感的前提自我分化和存在认知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诈骗曝光 http://pf.39.net/bdfyy/zjft/161225/5154122.html

苏洵在《权书·心术》中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为什么有的人就是有一种说不上来的与众不同?

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为的逍遥;佛教因果报应、积德行善的超脱;亦或者是今天大家口中的格局,气度。

似乎绝大多数许诺个人成熟的体系都指向同一个模糊的方向,那就是“超凡脱俗”。

这种特质在存在心理学中被称为“人类无关性”。

马斯洛在《存在心理学探索》中说:那些已经高度成熟、健康、自我完成的人、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作用,甚至是完全不同的人类物种。

而这种神性,一方面源于对世界整体、统一的感知;一方面源于感到自己“完全发挥了功能”。

马斯洛把这样的人称为“自我实现者”;你会发现这类人身上从来都不缺自我效能感。

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如何才能像他们那样?

本次我将分享保持自我效能感的基础部分:自我分化和存在认知。

自我分化

如何才能自我分化?

答案是在思维上切断外界与自我感受之间的直接联系。看到个体是独立的个体,世界是独立的世界;是外界发生了什么事,而不是外界针对“我”发生了什么事。

没有良好自我分化的典型特征就是将外界跟自我感受联系在一起。

比如有些人总是会在恋爱中胡思乱想,没有及时收到对方的消息就会去猜测,去假设。

听到别人说了自己不认同的话,就忍不住要去纠正、反驳;即使那些内容与自己无关。

他们会幻想出了一个及时存在,随叫随到又对自己知之甚详的人;然后把这种幻想投射到现实,并产生一系列泛化现象。

你会发现,她们经常看上去什么都没表达,但在她们的内心世界里,已然过了一个世纪;但是出现问题的时候,却习惯于将问题归结于外界不了解自己,不在乎自己。

比如一位网友自述说:自己总是会因为一点小事情就被对方点着,大发雷霆;但对方的回应却很冷淡,渐渐的不跟我沟通,我说什么对方都会说我对,我就是想要他在乎我,但他的表现却让我感到失望。

你会发现在她的字里行间里透露着对对方的指责,自己是个受害者。

或许有人会说,她只是想要被在乎,她有什么错?是的,一个人需求的正确性从来都没有盖棺定论。

她真正的问题是一直都基于阳谋采用的表达方式;就好像慌乱中穿裤子,因为不够舒适破口大骂裤子不合身,却没发现自己穿错了裤腿。

用大发雷霆的方式去表达自己想要被在乎,跟拎着手雷去银行说想找一份工作几乎没什么两样。

当军临城下的时候,谁能保证城楼上镇定自若抚琴的卧龙先生,是真的胸有成竹还是虚张声势?

在唇枪舌剑下,对方又怎么知道你是心情不好,还是他真的看走了眼,选错了人?

你用危险信号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却呵斥他们怎么不给你一个机会,这太让人失望了。

在生活中,类似的表达方式还有冷战,离家出走或者大打出手。

这些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将自我意识与外界联系起来,个体以为这种方式已经把自己表达得非常清楚了,好像都是些无言自明的事。

但个体以为的清楚跟外界是不是清楚没有必然联系;如果不能发现这一点,就很容易出现“鸡同鸭讲难自知”的情况。

不能清晰的表达自己,从根源上讲是个人问题。就好像你不能跟一个外国人沟通的根本原因在于自己的语言结构中不存在他国语言体系。

成年人的世界需要明白的是,谁的情绪谁负责。不是我生气了,你看着办;也不是对方不听话,我该拿他怎么办。

这是一种主观式绑定。

自我效能感是以独立的个体关系为前提;当个体真正意识到对方对自己的内心并不了解,对方不知道自己采用了什么方式的时候,个体才有可能清晰的认识到自己采用了一种无效的沟通方式。

把自己从所有信息中单独抽离出来,才是真正的自我分化;一个人的自我分化程度越高,就会越有弹性。

有人可能会好奇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

他们就是那些,上一秒可以因为工作和同事争论得面红耳赤,下一秒也可以很温柔的接听家人电话,让对方感受不到发生了什么事的人。

他们就是那些憋了一肚子火,在合适的人面前暴跳如雷,哭得稀拉哗啦,不合适的人面前又若无其事的人。

他们就是那些,清楚个人的意见跟外界出现不协调的时候,个人感受就是个人感受,外界反馈就是外界反馈,两者之间没有任何联系的人。

这个就是自我分化。

存在认知

当你开始能够自我分化的时候你大概就会面临新的问题;即使知道哪些信息应该由谁负责,却很难第一时间抓住自己的情绪反应,情绪总是在一瞬间就爆发出来怎么办?

答案是运用“存在认知”。

从内容上将你接触到的信息感知为一个独立的信息体,包括自己喜欢的或者不喜欢的;

从对象上认识到感知的对象既包括外界,也包括自己;

从状态上把看到的信息当作了解一个对象的开端,而不是终局。

整个过程,就像拼图块一样把来自不同方向的信息放置在一张巨大的图案里。

唯一不同的是;你拿到的图块可能是你喜欢的也可能是你不喜欢的,这个图块有可能是头部,也可能是末尾,这张图案也许很棒也许很糟糕。

这就是哲学上说的用联系观与发展观看世界。

为什么要这样感知?

因为很多人习惯根据自身需求的迫切程度去判断外界的性质;他们对关心的和不关心的信息之间存在着巨大感知差异,甚至会选择性忽视某些自己不接纳的信息。

他们的特征就是,把自己的喜恶同于一个事件的全部,并对此产生足以覆盖整个事件的情绪。

我们常用冥顽不灵来形容他们。

比如在恋爱中缺乏安全感的人;受到伤害就努力去寻找对方不爱自己的证据,即将失去的时候又会努力寻找对方爱自己的证据。

他们会因为“需求”靠近一个人,也会因为“需求”远离一个人;会因为“需求”去认知一件事,因为“需求”不去认知一件事。

马斯洛把这种认知方式称为“匮乏认知”;我喜欢把它叫作需要性认知。

个体需要什么,认知就会往哪方面倾斜。不知道你是否在过去的某一刻感到人生少了点什么,或许就是那些组成事件完整性的你不愿意看到但又可以被看到的东西。

在“匮乏认知”的加持下,个体经常会陷入“晕轮效应”,一叶障目,看到事物某个方面就认为这就是它的全部。

比如在恋爱中听到了一个承诺,就认为这就是爱情本来的样子;

拥有一个不美好的出身,就觉得人生皆苦,众生皆苦。

这样的认知条件很容易就被某种情绪先入为主。存在认知就是用来帮助解决这类似的问题。

比如说因为先入为主的情绪冲动了怎么办?

答案是打起十二分精神去发掘那些引起自己冲动的原因,是兴奋?是害怕?是逃避?还是痛苦?

然后延伸到事件的状态,起因,经过,结果,目的,方式,突破口......

把所有引起注意的感知看做重要节点,这个就是“存在感知”。

当你产生压力的时候,情绪崩坏的时候;你可以瞬间用存在感知去看到自己产生了这样的情绪,去挖掘原因,挖掘后果,挖掘不同的处理方式。

在个体丧失“自我效能感”的时候。“存在认知”可以帮助个体摆脱意识上的束手无策,让个体最大限度地产生能动性。

结语

当然,要抓住这样的心理状态也并非一朝一夕。从作用上来讲,不管是“自我分化”还是“存在认知”都不能迅速将一个人变得完美无缺,或者说它们就没有让个体变得完美的功能。

他们想要达到的或者正在努力达到的仅仅只是试图让一个人无限趋近于“健康状态”。

就像儒家的中庸之道一样,没有完美,只有无限趋近于恰到好处。

这可能会让一部分迫切想要成长的人感到失望,但成长本身就是一件与“本能”争夺自我控制权的事。

这个过程注定不易。就像动手术一样,将伤口清理出来仅仅只是开始;自我革命不决定于三言两语,也不限于三五两天。

但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能力,个体只是不同程度的缺少将自身潜力引出来的条件,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早尽快的去发现这些条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09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