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门山孟浩然只因得罪一人,最后穷困潦倒而

鹿门山在襄樊市襄阳县东南20公里,旧名苏岭山。北临汉水,南接霸王山,烟树迷蒙,风光秀丽,自古为荆楚佛教胜地。东汉建武年间(25—56)山上建有苏岭山神祠,门前刻二石鹿,因称鹿门寺,山亦称鹿门山。

宋时佛教最盛,有佛殿、僧寮多间,僧徒千里。寺右有灵溢泉,临空飞泻,有如瀑布,其下为瀑雨池。泉水终年不竭。寺内有宋、明、清石刻记载该寺源流。特别是汉末曾有庞德公,唐代曾有孟浩然、皮日休在此隐居,寺名益彰。明嘉靖四年()为纪念这三位隐士曾建有三高祠。该寺因年代久远,部分被毁,现尚存大殿、佛堂、寮房、斋舍,和三高祠遗址。石鹿尚存一只,为晚清作品。

庞德公,东汉囊阳人,躬耕于襄阳岘山之南。明代以前寺内就有庞公祠,内供其像。《后汉书》载,他“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宾。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庞德公以鸿鹄巢于高林相譬,表示不愿出山。庞德公与诸葛亮、司马徽(字德操)、徐庶等相友善,曾称亮为卧龙,徽为水镜,庞统(其侄)为凤维,有“知人”之誉。他拒绝刘表礼请,后遂携妻子登鹿门山,采药以终。

唐杜甫有诗云:“昔者庞德公,未曾入州府。襄阳耆旧间,处士节独苦。岂无济时策,终竟畏罗罟。林茂鸟有归,水深鱼知聚。举家隐鹿门,刘表焉得取。”

孟浩然(一),湖北襄阳人,是唐诗人中罕见的以布衣而终的人。他并非不图仕进,只是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罪了唐玄宗,遂被逐“放还”,穷困以终。

孟浩然年轻画像

据《新唐书》载:他年四十,仍应进士不第,一次,他去比他小1岁的诗人王维处,正好唐玄宗到。他藏于床下,王维实告。玄宗喜道,我久闻其名而未见其人,遂命浩然通所作诗。浩然慌乱中诵“岁暮归南山”诗,至“不才明主弃”句,玄宗怒曰:“卿不求仕,而联未尝弃卿,奈何诬我?”遂命“放还”,从此他再也得不到仕进的机会,长期隐居于鹿门山。至开元末,病疽背卒。

浩然与王维齐名,时称“王孟”。他曾游历东南各地,现存诗余首,长手于写景,多写隐逸生活,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等佳句。比他小10岁的李白赞他“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杜甫也说:“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皮日休(约-以后)唐末文学家,湖北囊阳人,出身贫苦。早年隐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后曾任著作郎等职。

黄巢率农民军起义时,他曾参加义军,任大齐政权翰林学士。后来的行踪,众说不一。其诗多有反映人民疾苦和统治者的贪婪。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其政论文亦抒发牢骚,笔锋犀利,如在《原谤》一文中说:“后之王天下者,有不为尧舜之行者,则民扼其吭,捽其首,辱而逐之,折而族之,不为甚矣!”#历史风云人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27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