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到,鹿角解记者去趟鹿场,发现古人
新京报讯(记者张羽)古人将夏至分为“三候”,其中“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古文《礼记》则明确记载了“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可到了今天,作为夏至来临的第一件事,鹿角脱落却完全与事实不符。新京报乡村频道去了趟鹿场,发现时至盛夏时节,鹿角尚未形成,要脱落也是在冬天,现在“脱落”的并非鹿角而是鹿茸。对此,清华大学教授彭林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此前学术研究中有学者也对此曾提出过质疑,而《礼记》的那个年代,气候相比现在有很大不同,当时鹿角是否会有在夏至脱落的情况,已经很难进行考证。
夏天鹿茸先到鹿角冬天脱落
鹿茸是指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而带茸毛的幼角。在经历骨化阶段后,鹿茸的茸毛慢慢掉落,形成坚硬的鹿角。
如果真要夏至“一候鹿角解”,您肯定是等不到了。记者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普处得知,鹿角的脱落时间一般在冬天,而夏天仅仅是鹿茸开始骨质化成为鹿角的开始。等到冬天鹿角随着底部“鹿角盘”的脱落后,鹿角也将在新一年的春天开始再次生长。
鹿茸。受访者供图
对于古文中“夏至到,鹿角解”的说法,清华大学教授彭林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之前的学术研究中,也有学者对此曾提出过质疑,只是古文记载的时代距今久远,为何有此说法,学术界目前尚无定论。“包括《礼记》、《逸周书》等古文献中都有夏至鹿角解的提法,目前可能的情况就是,在距今多年前的时候,气候条件与现在有很大不同,在当时的气候条件下,部分地区的鹿角也可能是在夏至节气进行脱落?”彭林表示,这种情况也仅仅是普通的猜测,很难寻找证据进行考证。
也就是说,时至今日,在盛夏来临时,我们根本无法看到鹿角脱落的场景。但在这期间,对于人工养殖的鹿来说,割鹿茸成为了最忙的一件事。
夏至前后鹿场割鹿茸进行时
在位于北京怀柔区杨宋镇的鹿世界主题公园内,有着余头鹿,包含余头公鹿与近头母鹿,品种上以梅花鹿、马鹿为主。
每年6月到8月,养殖场工作人员都会进行割鹿茸的工作。据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割鹿茸的工作已经开始,截至夏至日这一天,养殖场内60%的公鹿已经完成割鹿茸工作。预计到7月底,将全部完成。
割鹿茸后的小鹿。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割鹿茸的对象只有公鹿,原因在于多数鹿品种中的母鹿不会长角,雄壮的犄角是公鹿防御与在群体中显示自身力量的主要工具。“当然,驯鹿中的母鹿会长角,但因为药用价值不大,所以一般不割鹿茸。”
怀柔杨宋镇鹿世界主题公园相关负责人姚文娜告诉记者,从鹿茸生长到鹿茸骨质化成为鹿角,一般需要近半年时间。每年开春时节,公鹿头上的花盘脱落,开始滋生新的鹿茸。通过麻醉、收割、止血,鹿茸底部会慢慢结痂。等伤口长好后,该部位依然会骨质化并形成鹿角根部,也就是“鹿花盘”。
中国人一直比较认可鹿茸的药用价值,当前市场价格一般为5元左右一克。姚文娜介绍,鹿世界园区内的一头成年公鹿,每年单次割下来的鹿茸约为4公斤重。算下来,就是0元。除了天然鹿茸,风干后做成的鹿茸片,也是目前销售的重要形式。
防止养殖中人和鹿的“受伤”
作为鹿的初生幼角,鹿茸的收割看起来残忍,但对人工养殖活动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而从养殖角度,鹿角的存在对于公鹿来说具有致命威胁。
姚文娜表示,每年9月到12月,鹿会进入发情期,公鹿们会争“鹿王”,在争斗中,主要以头上的硬角相互顶撞、攻击,“因为鹿角非常坚硬锋利,假设在攻击中,划到了肚子,致死率能到30%。”
看起来坚硬锋利的鹿角。受访者供图
而这样的情况下,养殖人员也很难进入场内进行卫生清扫工作。坚硬锋利的鹿角对工作人员也是很大的威胁。
相比野生环境中公鹿的争斗厮杀,人工养殖行为中,割鹿茸避免了鹿角的形成,姚文娜还提到,“从鹿茸到鹿角的过程中,茸毛本身就需要脱掉,也会伴随着破皮、流血,而且很多时候,公鹿们是需要借助外力来把它蹭掉,这个过程其实非常痛苦。”
新京报记者张羽编辑唐峥校对王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