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山的鹿鼎记27分,不冤

国剧再「破纪录」。刚上线,便创下满屏一星奇观。行,今年国产剧最大的灾难,站好挨打。《鹿鼎记》导演:马进主演:张一山/唐艺昕/张天阳/朱珠豆瓣:2.7

IMDb:暂无如今豆瓣定格在2.7。差,已经是板上钉钉。差在哪?第一眼就辣眼睛。极尽浮夸的「猴系」演技,肉眼可见,一部嘈杂的闹剧。你应该很久没有领略到如此全面崩溃的集体表演了。你以为这是天生智力低下命苦的智障患者,其实人家只是想表现出韦小宝的油滑。你以为他这是误食毒物翻白眼要死了,其实只是品尝到美食太快乐而噎着了。你以为这是身上长了虱子靠来回翻滚止痒,其实只是被气到躺在地上滚了十几圈。但,全是张一山演技的锅吗?恕我直言,不是。它的烂,是导演、编剧、制作、演员的全面崩盘。作为一部阵容不错的上星剧,它却在很多地方都透露着敷衍味:稀稀拉拉的群演。整体风格全无,服饰乱来。太监竟然全部着白衣,韦小宝的太监服上竟雕有龙图案。脸涂得雪白拉去演恐怖片也毫无违和感的海公公...为什么一部剧,尤其是古装剧,剧集质感特别重要?因为它不仅是一部剧的基本审美体现和文化意境呈现,更是剧情外的叙事,提供观众在常规冲突外的沉浸感。但在这部剧里,我们却能看到大量已经没法宽容的穿帮,哪怕是关键戏份都完全不经雕琢。剧作上的问题多少还能有讨论空间,但为什么连好好打磨质感的耐心都没有呢?服化道的敷衍,导致剧集制作的廉价味,过于浓烈。你我当然心照不宣,这不是表达上的不细心,而是一次不屑用脑的偷懒与懈怠。但没有耐心和诚意打磨质感不是它最大的毛病。它最糟糕的是,为了推动剧情而推动剧情。每个角色都被推于镜头中央,但都像个被导演裹挟着向前挪动的工具人,节奏快到离谱,剧情发展迅猛得不讲道理。你看康熙是怎么与韦小宝建立友谊的。韦小宝狠狠打了他一巴掌,康熙大喜,笑着说:「你可真敢打我。」敢情康熙是受虐狂吗?而这份友谊,动人吗?原著中,正是有了前期那令人可信的兄弟情,才让之后两人产生隔阂时的无奈更增一分。韦小宝虽然称康熙为皇上,他自然是明白君臣之间这层关系的,但大多数时候,他内心并没有真的把他当皇上。而康熙有满腔报复,却腹背受敌,与韦小宝的相识,以及有了韦小宝对他的支持和帮助,这两个少年的友谊才难能可贵。而新版,两个灵魂人物都十分干瘪,极不出彩。整个剧组都有一种赶紧拍完收工回家的紧迫感,没时间解释剧情,没时间铺垫感情,但必须赶快吸引眼球,只能哗众取宠了。第一集,韦小宝和茅十八只说了一句话便成了生死之交,并跟着他进京了。进京的动机是什么呢?毫无交待。茅十八呢,也离原著所书十万八千里。本是侠义之士,最看不上石灰洒人眼睛这种下三滥行径,到了这儿,居然对这种行为大为赞叹。改编可以,但不能顶着「改编」的名头,行一场完全与原著不搭界的闹剧。第三集,韦小宝还没来得及与皇上搞好关系,就已经自告奋勇要去活捉鳌拜。且不说连康熙都不认识的韦小宝一眼就能叫出鳌拜的大名。更不论本就胆小的他为什么要主动向康熙提出杀死鳌拜。这原著中的重头戏,被拍得轻巧至极。整段剧情都是空洞的。没有足够精心的打斗设计,更没有一个让观众期待剧情发展的情感钩子。你甚至有些心疼那个被暗算的鳌拜。你看,每个角色作出的行为根本没有内在驱动力。韦小宝好似个穿越人物,早就领到了自己的主线任务,早就料到了后续剧情如何发展,就是来走个流程。其他角色也像是一群陪主角打完主线,没有血肉的傀儡玩偶,被推着从起点到终点。它以剧烈的冲突和剧情推动着观众的情绪,却在这些眼花缭乱的手法中完全忽视了前情的铺垫,迷失了人物的建立。镜头语言缺失,配乐杂乱无章,文本铺垫敷衍,人物塑造模糊…诚然,它的套路与狗血,是硬伤。而它头上《鹿鼎记》的名号,才是惹众怒的导火索。年,《鹿鼎记》问世,成为金庸先生的最后一部小说。老爷子一直对外强调:这其实是部现实主义小说。只要往深处看,它并不是一出喧嚣的闹剧,而是一次沉重的喟叹。而在娱乐以粗暴浅薄为王的今天,新版《鹿鼎记》对流量和营销的妥协,与金庸作品中的爱恨纠缠、史诗格局、文学底蕴已极不相衬。两倍速都嫌慢的速食时代,原著里的癫狂与喧闹,小人物的逆袭春梦和「成人欲」被不断挑拣出并放大。既然爽就行了,那干嘛还要琢磨其中埋下的时代隐喻和影射,以及那借古讽今后无法释放的苍凉。而《鹿鼎记》改编最难处,其实就在于人物的塑造。最难,也常常最出彩。韦小宝是金庸小说里最特别的一个,他不是侠,没有绝技,甚至有很多缺点,贪小便宜,耍小聪明,油嘴滑舌,市井胆小。但他的小流氓气质下,是讲义气,是明是非,是真诚且机敏。98年陈小春版里,韦小宝为劝说师父陈近南不去台湾,特意拿出《四十二章经》里的藏宝图作挽留。平日里的韦小宝爱财如命,剧中也将他为了藏宝图付出的万般努力做足了铺垫,让你以为那是他最珍重的东西了。但在这一刻,一个重情重义,坦诚且立体复杂的韦小宝出现了。可在这一版里,张一山饰演的韦小宝是不讨喜,甚至是令人讨厌的。他与金庸小说里的那个韦小宝压根就不沾边,他身上更多的,是谄媚、懦弱、不识时务。那个油腻的春梦,成了韦小宝的底色。但在它的创作者看来,说它油腻,说它狗血,只是你们看不懂。你根本想不到,都年了,它还在沿用爽剧时代的制作思维:有IP就能火,改编就有流量,有明星刷脸就行,甚至黑也是红。热搜上了一遍又一遍,用导演马进的话说:「张一山是历届韦小宝中演技最顶级的。」张一山也立即加入夸夸群:「这版韦小宝是有史以来最可爱的一个人物。」要知道,人是有好奇心的。金庸改编剧史上最烂?有多烂?得,反正看看也不花钱,去瞅瞅。敢情全部心思,都用到营销上了。豆瓣2.7,这样的低分,其实更像是一次集体泄愤。是一次对「胡乱改编」的国产剧发出的集体警告。一次次的改编,一次次的IP重现,一次次地勾起期待。换来的,是几乎无悬念的失望,和对经典的零敬畏。这一次,警告也许能侥幸成为流量,黑也许能营销成红。下一次呢?排版Whishaw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3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