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花蕾丛珊瑚,是我国最早发现的吗

有人认为,珊瑚是印度人在公元前5世纪发现的,也有人认为是意大利人约在年前首先发现的,还有人说埃及十八王朝(公元前~前年)的墓穴中就有浅红色珊瑚假牙,说明珊瑚的发现时间还要早。但18世纪40年代以前,人们都把它看做是长在海底的植物。年有一位法国人在北非海岸考察中发现,珊瑚样子像植物,但实际上是动物。可是他的发现很难打破人们的传统观念。到了18世纪40年代以后,科学家在研究珊瑚的发育过程中发现了它的动物特征,从此称它“虫植体”,即动物兼植物。又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生物学家研究它的胚胎发育时才发现,它的石灰质骨骼是由它的软体部分分泌的,是动物性的,从此才把它真正当动物看待。

据我国古代书籍记载,大禹治水时就开始利用珊瑚了。先秦时代《山海经·海中经》记载:“珊瑚出海中,岁高二三尺,有枝无叶,形如小树。”汉代《说文解字》中说:“珊瑚,赤色,出于海。”东晋葛洪所著《西京杂记》等书记载,汉代就已开始利用珊瑚了。按古书上这些记载,起码也是公元前几百年前,由此看来,我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珊瑚的国家之一。

造礁珊瑚的生长速度并不快,块状种类年增长不过数厘米,板状者年增长4~5厘米,枝状者年增长10厘米以上。珊瑚群体能像树上长芽一样在边缘上长出芽体,每个芽体就变成新的珊瑚虫。这样,子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几世同堂,使珊瑚不断扩大,群体之间不断重新聚合,不断增高加宽,常言道积沙成丘,无数小珊瑚体就逐渐形成巨大的珊瑚礁。

珊瑚,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腔肠动物,基部有一个石灰质的底座,成环状,环壁向中央成辐射状伸出许多隔膜,上部是袋状软体部,顶部是口,周围有一圈触手,身体中央是消化腔。体壁主要由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两层之间还有一个中胶层。触手将浮游动物摄入消化腔内进行消化、吸收,所剩的残渣再经口部排出,可见它是很低等的动物。它的身体很小,一个珊瑚虫充其量不过一粒大米那样大。珊瑚的种类相当多,有多种。人们把它分成两类:一类是触手和隔膜为八个或八的倍数,称八放珊瑚,如紫红的笙珊瑚,蓝色的苍珊瑚,灌木林似的海柏、海鸡冠、海鳃及珍贵的红珊瑚,柳珊瑚也是八放珊瑚,它们有的像扇,有的似牧羊鞭,或如落地灯,或似干木枯枝,另一类其触手和隔膜由里往外数,按六的倍数增加,称六放珊瑚,如石芝等。

珊瑚虫多群体生活,成千上万个珊瑚虫生活在一起,靠石灰质骨骼彼此相连,多呈筒状,直径从几毫米到两厘米。它们的隔膜被一种小肠道系统联在一起,可以说它们有多张嘴,只一个共同的“胃”,这是海洋生物中极为奇特的一种生活方式。黄昏来临,珊瑚虫的肉体部分从骨质壳内伸出来,张开触手,像一朵朵怒放的花朵,猎取可口的美味。石珊瑚虫的骨骼是其外胚层的生骨细胞形成的。它首先从海水中吸收钙,与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碳酸钙,然后释放出结晶,渐长成骨骼,犹如作茧自缚,将身体紧固其内。这对它很有好处,可使它免受海浪的冲击。这些珊瑚骨片愈合成各种形状,像针、像管等。珊瑚虫死亡后其遗骨就成为珊瑚,其上又会长新珊瑚虫。所以新一代的珊瑚虫总是在先辈的坟墓上建造自己的巢穴,并像金字塔一样,一代一代步步向上增高。有些珊瑚虫体内根本没有骨骼,死后当然一无所留。真正参与造礁的只有八放珊瑚中的笙珊瑚、苍珊瑚及六放珊瑚中的多数石珊瑚,总计不过多种。石珊瑚群体外形宛如人脑,大者如干草垛,小的似小孩的拳头。

珊瑚喜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水温13~36℃,盐度为24~40,透明度高的浅海水域中。由于造礁珊瑚软体内还共生一种微小的藻类——虫黄藻或叫动物黄藻,这种藻同样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它们只分布于水深不足70~80米的水域。非造礁珊瑚体内无虫黄藻共生,其分布区域则不受上述条件的限制,南北可到两极,深可达0多米。虫黄藻与珊瑚互惠互利,前者向后者提供光合作用的产物——氧和碳水化合物,加速珊瑚的生长;反过来珊瑚代谢中的二氧化碳和排泄物中的氮、磷等,又为虫黄藻提供了必要的营养物。若这种共生链遭到破坏,二者将无法生存下去。

珊瑚的绚丽多姿令人赞不绝口。在那碧蓝清澈的海水底层,一片片、一簇簇珊瑚像怒放的花朵争奇斗艳。大者一两米高,小者仅几厘米。它们种类繁多,形态各异。鹿角珊瑚颇似驯鹿头上多枝的鹿角;石芝珊瑚很像破土而出的蘑菇;蜂巢珊瑚酷似结构精巧的蜂巢;脑珊瑚像沟回发达的大脑;蔷薇珊瑚犹如一朵朵盛开的蔷薇;柳珊瑚像随风拂动的柳枝;还有的像苍松翠柏,像菊花牡丹,像伸展的手掌,像打开的圆扇,像扁扁的盘、圆圆的球等,可谓千姿百态。看那颜色:红的像玛瑙,绿的似翡翠,黄的像琉璃,五颜六色,的确不辱“花”的名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98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