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让澳大利亚太受伤了
海洋变暖破坏大堡礁再生能力
据媒体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澳大利亚大堡礁新生珊瑚数量比历史水平下降了89%。理由是不断升高的海水温度已破坏了大堡礁的再生能力。
报道称,澳大利亚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大堡礁目前存活的成年珊瑚发现,与前几年相比,大堡礁的珊瑚再生出现了“崩溃”,严重影响了珊瑚种群的更新换代。其中,鹿角珊瑚数量下降尤为严重,下降率高达93%。
澳大利亚另外一处著名景观“十二门徒岩石”资料图(新华社记者李鹏摄)
公开资料显示,纵贯于澳大利亚东北沿海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全长多公里。它被外界称为澳大利亚“国宝级”景观。
此前,英国《卫报》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相关研究显示,地球上超过90%与全球变暖有关的多余热量被海洋吸收。
换句话说,气候变暖让澳大利亚周边海洋变暖,导致大堡礁陷入了岌岌可危的状态。
澳大利亚特有动物因气候变暖灭绝了
值得注意的是,受气候变暖影响的不光只有大堡礁,同样是澳大利亚独有的珊瑚裸尾鼠也遭遇厄运。而且,两者相比起来,珊瑚裸尾鼠更惨一点,因为它直接灭绝了。
2月18日,澳大利亚政府官员正式宣布,澳大利亚特有的啮齿类动物珊瑚裸尾鼠因为气候变暖灭绝了。
也因此,珊瑚裸尾鼠也尴尬地成为世界上首个因气候变化而消失的哺乳动物。
消息一出,部分媒体就指责澳大利亚政府消极应对气候变暖,应该为珊瑚裸尾鼠的灭绝负上责任。年的时候,曾有相关人士积极呼吁澳大利亚政府应保护受气候变暖影响严重的珊瑚裸尾鼠,以防止其遭遇灭顶之灾。但澳大利亚在那一年的一份保护计划指出,气候变暖不太可能对珊瑚裸尾鼠的生存造成太大威胁,低估了珊瑚裸尾鼠的灭绝风险。
澳大利亚应对气候变化备受诟病
有分析人士称,在过去的几年,澳大利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备受诟病,尽管媒体经常报道气候变暖将给澳大利亚造成严重损失,但政府在应对方面一直不是那么的积极。
年11月,澳大利亚多地举行大规模游行,呼吁世界各国切实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一年之后的年11月,备受舆论压力的澳大利亚政府正式批准关于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并作出各种减排承诺。
然而,澳大利亚并没有如外界预期一样履行有关应对气候变暖方面的承诺。
来自悉尼麦考瑞大学的气候变化科学家莱斯利·休斯表示,由于澳洲政府自始至终没有制定出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的计划,对“巴黎协定”四个字更是闭口不谈,实际上已经默认放弃了自己的承诺。但显然,澳大利亚并不想被其他国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