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宋八大家是这几位
白癜风检查到中科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唐宋八大家”大家都很熟悉,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这个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唐宋八大家”的称谓最早出现于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章为《六先生文集》,因为他把三苏并为一家,所以实际是“八先生文集”。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这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开来。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之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提倡质朴的古文运动唐代中期,韩愈、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故合称“韩柳”。古文运动是在“复古”的口号下,主要对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的一场文学革命,与欧洲的文艺复兴相似。这场运动使得唐代的散文发展到极盛。一时古文作家蜂起,形成了“辞人咳唾,皆成珠玉”的局势。中唐古文运动,虽然在当时文坛上取得了胜利,但骈文并未就此匿迹。晚唐以后,它还在继续流行。五代到宋初,浮靡华丽的文风再度泛滥。北宋时期,以欧阳修为代表的一些文人,极力推崇韩、柳,掀起一次新的古文运动。正因为此,人们把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共称为“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主持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质朴自由的散文,反对华而不实的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他们的诸多名言警句,早已成为中国人持身守正的信条,值得我们反复品读,认真学习。一、百代文宗韩愈韩愈(~),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劝学解》学业的精进出于勤奋,而荒废于游荡玩乐;为人做事的成就出于思考,而败坏于因循随便。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韩愈《与孟尚书书》上对得起苍生,下对得起黎民,自省的时候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韩愈《祭十二郎文》十二郎是指韩愈的侄子韩老成,十二郎与韩愈两人自幼相守,由长嫂郑氏抚养成人,共历患难,因此感情特别深厚。令韩愈想不到的是,十二郎竟先己而死,于是对家族、亲情的悲痛回忆,和自己与十二郎聚少离多的遗恨,便一下子涌上笔端。二、游记之祖柳宗元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解州镇),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九年(年)进士,官监察御史。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公元年客死于柳州。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宁为有闻而死,不为无闻而生。——柳宗元《上扬州李吉甫相公献所著文启》宁可为闻名天下而死,也不默默一生而活。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其安业。——柳宗元《梓人传》挑选天下的士人为官,并且使他们能够适合岗位;使天下人都有地方居住,并且让他们能有安定的生活和工作。三、文坛领袖欧阳修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欢聚和离散都是这样匆促,心中的遗恨却无尽无穷。今年的花红胜过去年,明年的花儿将更美好,可惜不知那时将和谁相从?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欧阳修《左氏辨》君子要修身养性,首先要修养内在的品德,同时要注意外在的仪表。内外同样重要。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人做事常常因为不注意细节而失败,聪明勇敢的人大多被他所溺爱的人或事物逼到困境。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四、发愤为学苏洵苏洵(年-年),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苏洵《心术》想当将领,先要磨炼心志,泰山在眼前崩塌但是脸色不变,麋鹿突然出现在身边但眼睛不眨。遇事镇定自若,不受外界影响。然后才可以头脑清晰,分析利弊,对抗敌人。事必有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苏洵《辨奸论》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道理本来就该这样。只有天下最冷静的有修养的人,才能从细微的变化中预知发展的结果。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苏洵《衡论·远虑》把知道的都告诉对方,对对方极度坦诚,很多人赞誉他,也不会因此而跟他更加亲密,很多人诋毁他,也不会因此而疏远他。五、旷世文星苏轼苏轼(年1月8日—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栈停了又走,走了又停。所以人不应为过往伤怀,而应豁达处事,不要徒增自己的烦恼。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苏轼的好友王巩因为受到苏轼“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巩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公元年(元丰六年)王巩北归,出柔奴(别名寓娘)为苏轼劝酒。苏轼问及当地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须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怀揣着壮志雄心胆成就功名事业的人,他们不仅具有超群出众的才能,还有坚忍不拔的志向。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苏轼《狱中寄子由》我愿和你世世代代总是兄弟,更要在来生继续结为兄弟,来续我们今生的兄弟情份。在乌台诗案中,苏轼以为自己必死,这首诗是当时写给弟弟的。苏轼与弟弟苏辙的关系甚好,两兄弟在外为官时,其书信往来达数百封,可见手足之情深。六、汪洋澹泊苏辙苏辙(-),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苏洵)兄(苏轼)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以言责人甚易,以义持己实难。——苏辙《刘挚右丞》用语言去要求别人很容易,而用公道来要求自己实在是困难。这两句告诫人们,要求别人不可过严,对于自己则必须以道义作为准则,从严要求。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苏辙在乌台诗案中,苏辙为其哥哥冒着生命的危险通风报信,以减少哥哥的牢狱之灾。当哥哥的案情有了最终定论时,苏辙又主动上奏朝廷削减官职,以减轻哥哥的罪刑。他认为哥哥没有罪过,只不过名声太高,而遭到小人嫉妒陷害罢了。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冷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苏辙《南康直节堂记》杉树不用扶,自己就能长的很直,能够傲视严寒冬雪,死了还能用来建造殿宇,和松柏一样的品格,而在“直”这一项上,犹有过之。七、千古一相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北宋丞相、新党领袖。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这是王安石赞美张籍的作品的一首诗。张籍的乐府诗,多用口语,语言自然精警,风格通俗明快,看似平常,但仔细品味,却于平淡中见奇特。“成如容易却艰辛”,总结了获得成功的普遍规律。不仅写诗如此,做其他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表面意思是,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这句话体现了作者的远大报复,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傲。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时候做了宰相,任凭旧党怎么反对,他始终坚持贯彻执行新法。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八、文章大家曾巩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拙己从谏,仁心爱人,可谓有天下之志。——曾巩《唐论》放低姿态,听从劝谏,爱惜众人,这就是心怀天下的志向。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曾巩《西楼》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这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天下之事,其可忧者甚众,而当世之患,莫大于人不能言与不肯言,而甚者或不敢言也。——曾巩《与孙司封书》天下有很多值得担忧的事情,而如今的祸患,莫过于人们不能说话,或者不肯说话,甚至不敢说话。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曾巩《墨池记》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特别好,那么他所擅长的,也是凭借自己勤奋练习得到的,不是天才所致。但后世没有能及得上王羲之的,应该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吧。唐宋八大家中,你最喜欢哪位呢?你还能背诵他们的哪篇文章或诗词吗?请在评论区告诉河大卫吧!来源:儒风大家、百度百科
上一篇文章: 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尽量少吃亏做好这两点就 下一篇文章: 舒山书作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