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佛王维的终南别业
初读“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让我想到最近很火的一个词:“佛系”。什么“佛系青年”、“佛系男子”、“佛系追星”、“佛系生活”……这两句诗其实真是有佛意的,因为是佛系诗人王维所作。王维可以说是离佛门最近的一个人。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这字号取自佛教典籍《维摩诘经》。看看这字号,这可是实实在在的佛系。世人称李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王维为“诗佛”。这个称谓不仅是说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他的宗教倾向,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其实,王维和王维的诗都向佛一点也不让人感到意外,因为他的血脉里就带着佛性——母亲笃信佛教,是当时著名高僧大照禅师的弟子。王维写过《能禅师碑》,是关于禅宗六祖惠能惠能的第一篇碑文,并且和惠能禅师的首席大弟子神会有私交。王维是南禅宗的俗家弟子,家里辟有禅房,每日都要坐禅。
有人说,王维的诗追求虚静幽寂的情趣,开拓出一种追求宁静、和谐、澹泊、清远的审美境界,“俯首即拾,触目菩提。”
那么我们一起在王维的诗歌里感受他的佛系思想吧!
首先我们来看看他最经典的佛系之作:《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之所以说这首古诗是王维最经典的佛系之作,就是因为那一切都充满了任性,充满了随心所欲。“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人到中年以后,王维就非常倾向于潜心修行研读佛法,本来没有什么。但是王维非常任性直接搬到了山上修行,过起了半官半隐的生活。这种豁达,这种从容,这种随心所欲,今天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而后的诗句更凸显出他的自由和任性,“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每当兴致来了就独来独往,去看森林中的花开,去看下雨之后形成的瀑布,随心所欲的穿梭,无人阻挡。这种惬意的生活环境,今天哪一个人不心生向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接下来的诗句更为佛系,即便是到山间看泉水,走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但是也不慌也不着急,慢慢坐下来,让一颗心归于平静。甚至还能够从容地看天上的云卷云舒,真是达到了化境。最后的“谈笑无还期”,可进一步显现了这种自由的生活状态,也就这为佛系的状态。在山林当中遇到老乡,和他们谈话来甚至忘记了时间,真正自由的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如此慢节奏,如此惬意,不管做什么都能到任性的境界。这样的诗歌,这样的人生境界,称为佛系也好,任性也罢,那可真是让人向往至极。
我们再来品读《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的一开始就是“空”:山是空空的,很容易让人想到空旷、静谧。佛教讲究“四大皆空”,在诗人的眼里,一切胜景浮名都不过是一“空”而已!“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人仿佛听到了月光照射下的清澈的泉水流经石上的潺潺之声,像优美的奏鸣曲一样响起,在空旷辽远的山间传得很远很远!诗人眼中的明月不似苏东坡笔下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那般豪迈奔放,却是疏疏朗朗地从松叶之间倾泻下来,似乎月光可以用心去数一数!在诗人的笔下,勾勒出了一幅恬静、淡远的秋色晚景图,置身其中,无论被多少尘世污垢沾染了的心灵都能够洗涤干净。“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浣纱女夜归,莲叶翻滚,渔舟飘荡。既和谐又有诗意,“莲”更是“出淤泥而不染”,不惹世俗尘埃的高尚君子。“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句写出山林的“空”和“静”。清人王国维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笔下的景色如此清幽、明净、静寂。正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由于母亲的影响,人生的挫折和屈辱,王维常将自己的身心沉浸在佛教的精神王国中,以求得超脱。佛教有所谓通过“禅定”“止观”的方式来体悟佛礼的做法。它要求人们屏弃杂念,唯存一念于所观照的物境。久而久之,就可以达到安适、自如、明净的状态。“审象于静心”就是指这种通过凝神静观以体悟佛礼的方法。由于诗人的心境极为淡泊、宁静,不含任何杂念,所以一草一木,一泉一石,皆能打动诗人的心,所见的所闻的皆是美之所在,形诸于诗,则是空灵清净、平淡之境。“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此句“随意”一词,写出了王维对外物的不在意。佛曰:人生,既为过客,何须执着!在王维眼里心里,世间万物都只不过都是过眼云烟,随意来随意走都无需执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王维笔下的《山居秋暝》其实就是他心灵的物化,是他佛系思想的诗意表现,我们读起来深感韵味悠长,含蓄隽永,荡涤心灵。
我们再来品读《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佛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说。即世间万物,永远在不断地轮回变化,觉时有来有却无,所有的一切都是因心而生而灭,亦即“物我相对”。而《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以“无人”喻空。明代学者胡应麟点评说:这首绝句是“入禅”之作,“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在《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首诗中再次写到“空”。由于山静,所以人静,人静又缘于心静。花开花落,都属于天籁之音,唯有心真正闲下来,放下对世俗杂念的挚着迷恋,才能将个人的精神提升到一个“空”的境界。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仅把我们带进佛系诗人王维的内心世界,更让我们领悟到这样的人生哲理:顺应自然,自得悠闲,坦然面对人生绝境的自在超然的人生境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405.html